
岁尾寄语
文/杨瑞果(山西)
岁月的洪流吞噬了青春,卷走了年华,剩下的是一个被岁月雕刻下深深印痕而变得伤痕累累的躯壳和一颗沧桑的心。
我不能让斑驳的灰色笼罩我,我要让悠扬的音乐充溢我,让蓝色变成我生活的主色调。
2019年朋友推荐我报了电大开课的老年大学声乐班。

起初我只是来玩玩的心态,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唱各种类型的歌。从《智斗》到《军港之夜》;从《甜蜜蜜》到《在希望的田野上》;从《青藏高原》到《像我这样的人》。我心中的歌声涵盖了五十多年历程,无论生活遇到多少坎坷,我仍用歌声慰藉我孤寂的灵魂。
因为自己只会模仿,大白嗓子直直的硬是从女高音喊成了女中音,电大老师电话里回访报名的情况时,我仍在探问是教唱歌的方法,还是只为组建合唱乐队?

三月份开学第一天,我去的有点晚,没有结伴也没有认识的人,我坐在后面。音乐老师是身材高高大大的年轻老师,姓马,是个90后。并不符合我心中头发花白,有艺术造诣六七十年资历颇深的权威老师形象。但是年轻的马老师却最终没有让我们失望。他用着现代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思维,引导着我们一群大爷大妈们,马老师为夸奖我们称我们叔叔阿姨。在这样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我们学员也都相互认识了。我们一起学着五线谱,画着小蝌蚪;我们随歌曲打着4/4拍、3/4拍、2/4、6/8拍等一些常见的节拍;我们张大嘴巴体会用气息推动声音的发出……

第一学期我们合唱了《送别》,在分声部的时候我分到女二声部,对于多年来大家都习惯了一声部主旋律调,唱二声部的难度非常大,在马老师耐心指导下,我们学员们一句句跟着唱,竟然分三个声部完整的唱了下来。

第二学期有些学员因为工作等一些原因不能来上课,学员减少了。马老师调整了课程,重点讲识谱和节拍,反反复复一遍一遍的来回讲,而且在每节课涉及到电子琴的时候,马老师就轮换着让每个学员都上手,熟悉电子琴,鼓励上讲台讲课,分析一段乐曲的要素,使每个学员的自信得到充分发挥。

我从三月份上课开始就把家里尘封多年的电子琴拿出来练,随着马老师的课程,一年来,我也找到了点识谱的感觉,唱歌的时候也不再滥竽充数,也要分析一下是什么节拍。电子琴也能弹简单的弹奏和弦了……
悠扬的音乐带给我快乐的心情,无论这歌是悲伤的还是欢快的,只要唱歌就有好心情。

感谢电大给我们老年人提供的这个平台!
感谢马老师一年来孜孜不倦,苦口婆心的教诲!
感谢1901班全体同学的坚持陪伴!
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生活!

杨瑞果。尊崇文学,热爱生活,愿以文交友。八十年代末作品曾在《娘子关》杂志、《阳泉日报》上发表过作品。
“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