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西楼
我坐在阳台上搅豆豉
白衣素手
整个阳台都是
酵发黄豆、鲜花椒、杏仁、花生米
和西瓜汁的味道
有仙女的味道
有月亮的味道
先是一个客观场景,“我坐在阳台上搅豆豉/白衣素手”,接下来就是对感觉中味道的呈现。从豆豉里,“我”嗅到“酵发黄豆、鲜花椒、杏仁、花生米/和西瓜汁的味道”。感觉,诗的源头。沃伦说,肉体的感受就是诗的含义,你要有肉体感受才行。感觉有快感和痛感之分,桑塔耶纳认为,只有快感,才有审美价值。实用事物如果和快感联系到一起,它就会受到审美关注。艺术就是快感的客观化和形式化。“我”从豆豉中嗅到的那些味道,它们给“我”带来快感,自不待言。仅仅是生理上的快感,也还不够,在克莱夫.贝尔看来,快感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官上快适所引起的快感,二是欣赏客体对美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前者唤起生理欲望,此类快感不属于审美领域,而后者全然不受物质世界中的事物的制约,让我们摆脱当下环境和日常情感的羁绊,陷入迷狂。现在是夜晚,“我”在阳台上搅豆豉,月上西楼,月光溶溶,豆豉的味道让“我”飘飘欲仙,“我”把阳台比作月宫,把自己当成仙女,还不够迷狂吗。
月亮和仙女本无味道,这里的味道,指的是阳台像是月宫,“我”像是仙女。月宫和仙女带给“我”的快感,显然不是生理快感,它是由生理快感刺激出来的画面和形象,是对生理快感的转换和升华,属于审美快感和艺术快感。 这种转换和升华是如何实现的?人,生而具有联想的能力,联想像是人的无形的器官,它对事物有一种无需感官的感觉,它具有直接性,客观事物和非客观事物借助联想直接进入人们的意识。
人人具有联想能力,但只有诗人和艺术家才能很好地完成从生理快感到审美快感的转换。因为他们足够敏感,因为他们养成了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倾向,因为他们常常用审美的眼光对待日常生活。那句老话说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大友
2020.1.14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