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大啦?”婶婶关切地问。
我支吾着,并狡黠一笑,没有做正面回答。
“在国外,年龄可是个人隐私,岂是随意当饭后谈资?”我心想。
然而在老家,亲人们对你表达关心的话题,好多时候是从问询你年龄开始的。
仔细想来也觉得挺有趣,当孩子回答“你多大了?”时,都想故意往大说,也彰显其更加成熟的一面来证明自己。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对年龄的回答,则更加委婉,很多时候更不愿直接作出回答。
这或许正诠释了人们内心之真实所想:年幼时想快点长大,年轻时想快点成熟,年长时则想慢些变老。
可岁月的蹉跎,谁又能真正躲得过呢?
人之将老本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然而人选择优雅地老去,更彰显智慧。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与其浑浑噩噩终老一生,不如活得更自然、洒脱些。这样才更加真实,离本来的自我也更近一些。
因为人活得真实、有趣,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更能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一个人总愿意戴着各色面具而活,归根结底ta不过是始终活在外界的各种评价中。
其实ta活得更累,因为ta从没有为自己而真正活过。
这样看来,做一个真实、有趣的人,才是人智慧的体现,更可能做到优雅地老去。
正如作家林清玄说: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
人又何尝不是呢?一个人,活好当下最真实的自己真的很重要!
让我们都努力去做:一只内心苏醒的“枯叶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