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尘紫陌,繁华乱眼,却不及开在农村的扶贫之花,作为扶贫战线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回湾村第一书记的毛爱菊,在具体的工作中彰显了共产党员的熠熠光辉,她就像生在荒漠里的曼陀罗,敢与时间赛跑,敢与病魔斗争,敢让回湾村新颜换旧颜。2016年她要走,群众不让走,她便不走,驻队不比单位,各方面条件要差很多;2017年她想走,群众不舍得走,她便吃着止疼药,长期用中药调理身体,贴着膏药继续坚持,今年是我们的毛爱菊书记驻队的第三年。两年多来,她不辞幸苦,不畏劳累,只为群众满意的笑容。
一、“群众开心,我便安心”
2016年,毛爱菊书记为回湾村申请到了5.9公里的水泥路,刚修完,就有群众找到毛书记说道,“都是一个村的人,为啥他们家门口都是水泥路了,俺家门口咋还是泥路”,随后还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毛书记忙解释,“村子这么大,这次只申请到这么多,要照顾到村内村外,只修了一些主干道,下次,一定要照顾到所有群众!”于是,我们的毛书记跑到交通局要,跑到乡政府要,分管道路的同志只好给了回湾村5800平方米道路,2017年开春建成后,群众都笑开了颜,毛书记也开心的说道,“只要群众开心了,我也就安心了”。
之后不久,几个群众联合起来找到毛书记说灌溉难的问题,毛爱菊书记心中有了疑问,这不是刚建成24眼机井,怎么灌溉还难呢?细致了解后,原因有二,一是一个电房的高压线附近有树木,有安全隐患,不能通电,毛爱菊书记便和赵庄种树的农户商量和承包电房的人沟通,和电管所协调,不到3天,就解决了群众灌溉难的问题。二是多年前因为一些矛盾,从薛庄村经过的一条小河被村民毁了种田。毛爱菊书记当即和薛庄村支书沟通,化解了多年的矛盾,而村两委经费紧张,毛书记便和局党组联系,协调到经费2000元挖通了河道,又将其他河道疏通了一遍。协调到经费14000元,建设了一条灌溉用桥。毛爱菊行动速度,和水利所沟通,河水如期而至。毛书记急群众之所急,让满意之花开在美丽的回湾村。
经过这几件事,群众有什么事,都愿给毛书记说,毛书记也尽力去解决,群众们都说毛爱菊书记是回湾村的“焦裕禄”。
二、遍地生根,花开四季
2017年底,毛爱菊书记邀请原阳舞韵之队来到回湾村为村舞蹈队排练舞蹈,为忙了一年的村民带去欢乐,为回湾村的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添一份力。原阳舞韵之队为支持扶贫攻坚事业,为村里舞蹈队捐赠两套大型音响。和村民同欢同乐,共享新年的喜悦,村民们十分喜欢,响应极好,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纷纷前来村委大院学习舞蹈。于是,回湾村广场舞有了,群众身心愉悦了,村民的休闲生活丰富了。
随后,为切实保障群众文娱活动的开展,又申请到了16个盘鼓,8个镲,于是盘鼓队有了。回湾村邻里之间更加的和谐,大家团结一致,共同致富。毛爱菊书记想群众之所想,扎根农村,让文化之花开在美丽的回湾村。
三、产业扶贫,四轮驱动
村里没有产业,就没有出路,输血的同时,要让造血干细胞活跃起来,辛玉丽在郑州一家服饰公司搞设计是中坚力量,毛爱菊书记便和辛玉丽商量回家乡带领贫困户一起致富。富丽舞台服装加工便在回湾村落地,稳定增收的同时,结合扶贫政策,申请“百企万户”资金11.5万元,从原来6台机器变成了现在的25台,在里边就业的工人也是越来越多,至2017年底,带动贫困户10人,每月最高工资能拿3000多元,最低700-800元,一般拿2000多元,预计下一步规模还会加大,形成了工资+提成+分红的模式,切实做到了带动贫困户脱贫。
辛玉丽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感觉很亏欠我们驻村干部毛书记,她一个女人跑来跑去,有时腿真的看上去很痛很痛,但她一如既往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职业……,在车里睡了会儿……有时我问自己,要是车里躺的是你的妈妈你心疼吗?……”
2017年3月22日,因为腿骨折,毛爱菊书记在家里休息,穆述阁是2015年退出的贫困户,联系到毛书记希望可以协调小额贷款,毛爱菊书记行动不便,便打电话联系,身体状况好点之后,拄着拐杖和穆述阁一起去跑贷款,落实了息贷款10万元,加上穆述阁自筹7.8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养殖规模从开始500多只,一个月发展到将近3000多只,规模还在持续发展壮大,现在已带动贫困户5人。毛爱菊书记解群众之所困,让希望之花开在美丽的回湾村。
毛爱菊书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给回湾村带来了项目,带来了希望,拔去了穷根,留下了幸福,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绘就了新农村的壮丽画卷。毫无疑问,她就是最美扶贫人,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