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愿
文/冰清玉洁
元旦前夕,我在心中默默许了个愿:祈求上苍施以恩德,请保佑我们阖家都平安健康,顺心如意,心想事成。
婆婆已生病数月,由我们兄弟几家轮流照顾。公公也在早几年患上高血压中风,行动不便。关健是我婆婆精神异常,思想顾虑多,造成身体欠佳。陪她去医院检查,身体状况又好,去精神病医院检查,医生问她问题也能正常回答。作各种神道祛治,也无效。拿着香烛去寺庙烧香拜佛,也敬也求了,不见成效。亲戚邻里各种安慰劝说疏理,亦都无济于事。可婆婆的病,总仍不见好转。
她也不与人沟通,不说话,吃的少。晚上睡觉,不脱衣和衣睡,有段时间甚至大便失禁。亲朋邻里去看望她,她也不搭理人家。年关将近,看着婆婆日益消瘦精神萎糜的样子,我们都急在心里,却又无计可施。
小姑子在乡下也呆了一个多月,为了照顾父母不惜离家,全身心地来护理自己爹娘。早上生火熬药,熬汤做饭,总想娘老子快点好起来,让她吃好睡好。天晴了洗衣晒被。可老娘竟不买帐,药不肯吃,晒被子她不起来,把被角拽的紧紧的。搞的小姑子心情悽惶,却又拿自己的老娘无可奈何。每次微信聊天时,我们只会叹息何日是个头!有时听说婆婆哪天吃了一碗饭心情好些了,我们都会为之高兴欢喜。

前几天回家时,婆婆站在大门口张望。看见我们回来,她竟然开口能和我们说话了,心里一阵轻松愉悦。虽然老人声音有点小,精气不足。但至少可以关心家里人了,还会关心家里事了,这还真是一大幸事!
过年了,我们商量是接老人回我家便于护理,还是让他们继续住在乡下自己的家里。老人家觉得自家习惯了,呆在自家窝里温暖不肯挪动。我们于是决定每天去乡下做饭给公婆吃,但考虑寒冬腊月的,天气寒冷,每天去乡下两趟也不方便。而且我们做生意年底事多。只好特意买了个保温饭盒,煮好饭送给婆婆她们吃更方便些。
前天煲好汤,做好饭叫儿子送饭去给爷爷奶奶吃。儿子很快就回来告诉我说:
“奶奶能做饭了,以后不用送饭给他们,拿菜去就可。”太好了,谢天谢地!我心里想,一定是我在元旦前夕许的愿,终于灵验了。真是心想事成,得偿所愿呵!
这两天,老公天天都去看望。看着父母能自理,自己做饭吃了,我们心里,就似放下了千斤重担。父母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快乐呀!老人能生活自理,我们做后人的才感觉生活轻松。一个人不快乐,会牵涉到整个大家庭都为之担心着急。所以,我们每个活着,不仅仅是一个人活着,而是也在为一些与之息息相关联的人而活着。
他救不如自救!也许,我婆婆突然思想通了;也许,她能放下尘世过往的琐碎纠结;也许,她被后人孝心的诚意感动;也许,她豁然开朗,心境已经澄澈;总之,婆婆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思想通了,一通百通!

人活一辈子,有坦途,也有崎岖,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跨不过眼前的艰难无奈,看不开一时的得失成败,就无法享受生活的轻松愉悦。
人生,得与失是平衡的,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太多的杂念和攀比,无论感情或生活,总认为自己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总是无限放大眼前的不如意,生活又怎么会过得不累呢?
要知道,得失心太重,永远不可能过得自在坦然。人生旅途,有得到就会有失去,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以平常心对待所有,唯有如此,才能越活越顺遂。
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生活不易,患得患失,不如顺其自然。纠结遗憾,不如随遇而安。 学会释怀与淡然,用以平和自己的心态。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心态和度量,是不是?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主编)简介: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