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起妻子喜欢的歌《投入地爱一次》,回忆匆匆那年难忘时光。

妻子 (三)
作者:枫叶
由于当时家境原因,我没给她一个像样的婚礼,更没拍一张婚纱照。只是两家父母亲(她父母亲第一次到我家)和兄弟姐妹在家里聚了一次餐,算是完成了我们的终身大事。对此我深感内疚,可她却安慰我说没什么的,那些都是形式,只要你对我好就行了。
父亲也曾多次自责说,是他影响了我们,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是的,由于当时“四人帮”搞极“左”,对我的影响最大。读书,我考上了大学分数线因父亲问题未被录取;参军,接兵部队首长见我乒乓球打得好,获有国家三级乒乓球运动员证书,小提琴也拉得不错,因此专门在我的参军报名表上画了一个五角星符号,准备作为特长兵招收。可后来也因政审未过关而无缘军旅。工作,因父亲的影响我无缘大单位,后来还是通过熟人介绍我才进了一家集体企业当了一名钢筋工……

面对娇妻,环顾贴有大红双喜的新房,我感觉眼前的一切好像是梦,我用力掐了自己的手臂,疼!这不是梦,是真的。
当时我想了很多,她在我和我家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义无反顾地跟随着我,她父母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宝贝女儿交给了我。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她好,照顾好她,这样才能不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深情,才能让她父母放心。

可是,在婚后的生活中基本上是她在料理家务,她在照顾我的生活。她常说,你是男子汉,要养家糊口,自己好好工作吧,家里事儿不用你操心。
其实她刚来我家时不会做饭。记得有一次她在家煮腊肉,只用热水洗了一下,就把腊肉连同栓腊肉的绳子一起放在锅里煮。我见后取笑她,她红着脸说:“我以为都是这样煮的,这样煮要香些。”
我曾写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她在我家的生活状态。
给妻子
当我俩炽热的心
熔化成鲜红的囍
你便开始书写
一部难读懂的家史
虽然,你那
朝霞般的幻想
春蚕样的构思
蜜蜂似的造句
时常被热泪泡浸
既酸甜又苦涩
但是,每一个章节
始终未脱离
一个永恒的主题
妻子喜欢织编织,且技艺不错。自从她来到我家后,家人的毛衣毛裤,甚至冬天的毛袜她都要织。白天她要忙工作,晚上回家要做饭、收拾房间,等做完家务后她才有时间织毛衣。有一年,她为赶在我母亲生日那天把毛衣织好,熬了一个通宵没休息第二天又去上班。
有一次我出差回来,见她在床前织毛衣,我随即拿出相机给她拍了一张照片。在她生日的那一天,我为她织毛衣的照片配了一首小诗《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她看了没说话可眼眶红了......

《织》
-----给妻子
把工余和假日
绕在一起
把圆月和朝阳
连在一起
把传统和现代
编在一起
妻子的心血
渗透每件通俗作品
温暖几代人的
寒冬腊月
婚后一年多,女儿出生了。因忙工作,我没能守在她身边,当我晚上加完班急匆匆赶到医院时,女儿已降生。妻子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头上包着白毛巾,苍白的脸色与熟睡在旁边的女儿红红的脸色形成鲜明反差。此时此刻,喜悦、幸福之情难以言表。

她母亲责怪我说:“你这个爸爸是怎么当的啊!有那么忙吗?”。我没解释,我觉得岳母没说错,是我没尽到责任,愧对妻子。
“妈,你别说他了,要是工作上走得开,他会来守护的。”还是妻子帮我圆了场。
女儿降生,如获至宝,两家人喜笑颜开。我父亲在他家族排老大,我在家里是大哥,女儿自然就是他们的长孙女,因此两家人都对女儿呵护有加,真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飞了感觉。
有了女儿后,家里事情就更多了,而妻子打主力,忙里忙外。好在有我母亲的关照,我们才勉强能把家支撑起走。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我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刻苦学习,终于在我女儿一岁半时我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

喜得千金,圆梦大学,生活充满了阳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可是,就像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里制造的戏剧性情节描写那样,在我幸福中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况力,网名枫叶、笔名力学、力学丽仁、三峡枫叶,重庆人,西南大学毕业,高级政工师,曾参加过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培训,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职业教育培训。出版有诗集《枫叶》、小说散文集《铃儿响叮当》。曾在小说阅读网发表长篇小说《红叶星光》。爱好歌曲创作,有原创歌曲《春天的太阳》(词曲)、《我知道》(词曲)、《难忘的那个夜晚》(词曲)、《爱无垠》(词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词曲)、《重庆市工业学校校歌》(词曲)等。系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