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窗外是满天飘洒的雪花,屋里却是崇仰与激情的碰撞。对话朱长红,宛如在读凝练莹润而浪漫隽永的一首诗。环绕着她的名字,则有无数的光彩斑斓在潋滟着、芬芳着。她是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钟表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钟表协会会长;她还是人社部劳模、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和第十届“齐鲁巾帼十杰”。然而,你可知道,当年的朱长红仅是一家国企普通女工而已。 在从1988年创立“烟台持久钟表”的32年间,朱长红携手全体员工劈风斩浪开大船,位居钟表行业前列。当年其不到10名员工的单做塔钟的小厂,早已成长为今天以智能钟表和时间服务为主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中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国家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携“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之美誉,持久钟表已连续25年保持销量全国第一,综合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产品还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咱们持久钟表的产品早已精彩亮相于‘鸟巢’、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上海及长沙磁悬浮,”朱长红笑起来的样子充满着自信与快乐,“咱们还‘傍’上了一百多个‘之最’:中国最早的高铁、最快的高铁、最长的高铁、最耐高寒的高铁;中国首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岛湾核电站、首条无人驾驶的北京燕房地铁线、30艘中国最大的40万吨矿砂运输船、亚洲最大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和最具战略意义的南沙群岛美济礁机场……它们选用的都是咱们的持久钟表品牌。”
持久钟表能保持30年行业领先,最大的动力源泉就是持续创新,把最先进的技术与传统钟表高度融合。他们有8项关键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参与了5个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钟联网时间服务系统则系世界首创;他们还创造了3项世界吉尼斯纪录,获得专利235项、软件著作权17项;其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被誉为“中国第一钟”的北京电报大楼塔钟,是周总理在1958年亲自从德国定制的。到上世纪90年代,该塔钟因技术落后、部件老化而走时不准,每次维护都需要六七个人楼上楼下忙乎,费时费工费力但效果仍不理想。1995年,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对其更新,组织专家全国考察。最终,烟台持久钟表研发的高智能三针塔钟被认定为“国内最先进、最可靠、最实用的。”持久牌大钟于1996年1月1日在这座电报大楼上正式运行后,23年来分秒不差。 “两次打败日本精工和西铁城等国际钟表巨头,是咱们的华彩篇章!”朱长红壮志得酬。2004年,着眼于迎接奥运会而建设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举行了其“中枢神经”之一的时间同步系统产品竞标。持久钟表在此战中击败了日本精工和西铁城等国际钟表巨头,一举中标这个亚洲最大的机场航站楼时钟系统工程。时隔4年后,日本精工为能拿到给上海世博会场馆相关配套服务的业绩,不惜免费给世博会赠送产品,但最终还是被持久钟表胜出,原因就是持久钟表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已远远超过了它。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近10年来,我国核电站时钟系统领域100%采用的是持久钟表,实现了时钟设备100%国产化,保障了国家命脉领域的安全有序运行。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持久钟表又把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时钟相融合,首创了世界钟联网系统,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对产品的远程实时控制和统一管理,做到了以最快速度响应用户需求、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和引领用户需求。朱长红说:“现在,借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春风,咱们持久钟表像天女散花,在肯尼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都有咱们产品的靓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