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音频小说连播《黄河岸边的孩子~第十三章校园轶事·第三节冬季打渔·安群诵读
3 冬季打渔
夜里刮起风,把宿舍的棉门帘子吹得“哗哗”地直响,我被吵醒以后,怎么也睡不着了。我有个爱好就是写诗,不过怕同学们笑话,写完就藏起来。这时候躺在被窝里绞尽脑汁,随后做出一首诗来:
夜半嘈杂惊吾眠,
何人推扉又掀帘,
裹衣携杖启门窥,
北风卷来倒春寒。
来了春寒,天气转冷,三月的户外又开始滴水成冰了。大家无聊的在宿舍里乱窜,我和后山同学在体育室找了两双冰鞋,准备出去找地方,因为这时候最好的活动就是滑冰。学校的几块小冰场,都被前几天化开的冰弄得疙疙瘩瘩的。下午,我们叫了五六个爱滑冰的同学,往乌审干渠那边走去,看看有没有好的冰面。
我们走到干渠边上,冬天关闸断水,那里边干干的。可是沿着干渠有好多的水泡子,都冻着冰。我们一个一个的检查,看哪块冰面最平面积最大,滑冰一定要跑开大圈才行呢。“快来,快来!”一个同学激动地高声喊着大家,“怎么啦,发现什么啦?”我们跑向他站着那个挺大的冰面。“你们看,看哪!”原来那个冰的下方冻住了一条一尺长的大鲤鱼,略微发黄的麟片挤在冰里面,它的眼睛瞪着,嘴边的两根须子翘着,就像活的一样。“哎呀,这家伙,不小呢。”一个有经验的哥儿们说:“你看那条鱼的大小,里面保证有不少活鱼。”“真的?那咱们还等啥呢?”“怎么办?是滑冰还是吃鱼?同学们来定。”河套串话最多,其中有个四大香甜,那就是:“鲤鱼的头,鲶鱼的尾,王八的边肉,小姨子的嘴。”可见当地人们爱吃鱼的程度。大家一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吃鱼。”“那就把冰鞋放回去,去取工具,就是掏水工具,桶和脸盆都行。”我可有了上回炖鸡的教训,特意嘱咐大家:“千万记住,谁也不能告诉,要不然又没我们的份啦。”有人开始用冰刀砸冰,“不行,这冰足有一尺多厚,会把鞋弄坏的。” 那个有经验的同学,人家还真是个打鱼能手,他回到学校,在大伙房的外面找到了一根火钳子,对我比划着说:“有这个就行了。”我们提着水桶和脸盆回到干渠的旁边,按照他的指挥,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拿着那根铁钎子在冰上凿洞。冰冻的很厚也很硬,足足有一尺厚。大家用了一个小时才凿通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洞。“你们看,有小鱼!”有的同学趴在冰上喊,我们的总指挥不为所动,继续要求我们将冰窟窿扩大。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大家都累得呼呼直喘粗气,那个冰窟窿终于能放进我们的水桶了。
“往外掏水,把水掏干净。”大家开始轮流从窟窿里向外提水,冰层发出嘎嘎裂开的声音,“快快,不要停。”三个小时了,同学们一下都没停顿,支持我们的力量就是能吃到鱼!桶里的水开始出现了一寸长的小鱼,我们倒水得时候,都小心地把小鱼捞在盆里,“别着急,大鱼在后面呢。”我们的指挥高兴地说,忽然“哗啦哗啦”一声巨响,冰面下陷了,好几个人都随着冰面掉进了半人深的冰坑里。“撬冰,把冰块扔到远处去。”战果出来了,大鱼小鱼都在冰下面躲着,天气太冷水也就剩一点了,这时你用盆来蒯,里里外外都是鱼啊!
涉及到分配了,我喊着:“来者有份,”一个手提水桶的同学说:“多劳多得,”也有人说:“按宿舍分,”“按班级分。”我们的现场打渔指挥,我现在也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因为他不和我在一个班。“在场是八个人,正好一个班两人,我建议四份均分。”我来回看了一下,又蹲在地上打量了一下那堆鱼,心里这个舍不得啊。不过,他说得在理谁也无法反驳,大家一致通过。我和好朋友同学分到了一桶加一盆长约一揸的小鱼,还有两条一尺多的大鲤鱼。我在兜里还背着人们,又装了两把小鱼仔。
天黑了,人们还在宿舍里打扑克,我喊了半天,里边的人都没有听见,气得我一脚踢开宿舍的门,喊着:“快来接应,冻死啦。”后面我那个朋友也跌跌撞撞地进了门,他端着一盆小鱼,还拎着两条大鱼:“端不动啦,累死啦。”宿舍里的同学都围了过来:“你们不是劫道去了吧?”“打死卖鱼的啦?”“准是抢供销社去了。”我一听他们的话火就直往上窜,“不干活,还尽闲话···连门都懒得开···。”我放下那桶鱼,大声对身边的同学说:“行行好,别卖关子了。你现在一张嘴,就是四大难听。”他有些莫名其妙:“咋啦,你说甚呢?”我完全是发泄火气:“你现在是磨锅响,茷锯闹,寡妇哭,公驴叫。”那个同学平时就很温和,今天叫我骂得有些脸上挂不住了:“哎···,你就是立了大功也不能出口伤人哪。”要不是同学们拉开,好事险些变成一场战斗。好在火苗马上被扑灭了,我俩上床休息,大家马上安排收拾鱼。“今夜鱼光灿烂···,”小鱼太多,你想这些半大小子们,哪个是干家务的?“我建议,小鱼就不进行处理了,咱们烤鱼吃。”那些收拾小鱼的纷纷停下了手:“好好···早该这样。”于是,就剩下两条大鱼了。“先放下大的,这么多的小鱼,吃完再说。”
宿舍里那个大炉子上面的炉盘足有两尺长,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鱼,连炉膛外面,火筒上也沾满了一排排的小鱼。“哎,看,我这是鲫瓜子。”“哈哈,你们看,没麟的,小鲶鱼!”刚才无端地发了一阵脾气,我现在有些不好意思,站在炉边挨个翻着炉盘上的小鱼,小声地说:“不听你们的,烤熟了肉味都一样。”不去麟不开膛,省了好多的麻烦。人们打着扑克,吃着烤鱼,“这哪里是十冬腊月的巴彦高勒,简直是国外的生活。”“你去过国外?”“没有。”“哎,资本主义到底是个什么社会呀?”我看着炉子上的烤鱼:“大鱼吃小鱼呗。”像这样敏感的话题很少被提出来,也就说说而已。我那个后山的同学,人家就是老实,一个人默默地把两条大鱼刮了鳞开了肠肚,把鱼挂在门上。“这烤鱼没味呀···。”“寡的,连个咸淡都吃不出来。”“刺多,把人扎得···咯咯。”“哎,吃乃作甚呢···咯咯。”我看着这帮家伙卡住嗓子就高兴,心里说:“白吃果子还嫌酸,这帮好吃懒做的家伙,就像串话说得那样···刚刚吃饱了,就说不好啦。”
有人想起什么:“哎哎,那几条大鱼不炖来吃,更待何时!”“就是,开河鱼赛龙肉,吃上一顿活不够。”“对呀对呀,尽是一群傻瓜。”人们转了半天只找到那个公用盆,除了打饭洗脚,有时候晚上还撒尿呢。这盆儿是搪瓷的,上面写着献给最可爱的人,还是个抗美援朝的老货。“也就它了,能放得下。”我们的大个子用眼睛瞄了瞄,把盆放到了炉子上。嘿,那家伙还真有藏货,他从行李后面的袋子里,拿出一个纸包,原来是“五香面”,琢磨了一下就都放到盆里,你说他也真神了,把两条鱼放进去,啥都没有还想把鱼揽一揽,没想到搪瓷受热“劈啪劈啪”的掉开了瓷。旁边的人急忙向里边倒水,“呼呲呲呲”盆没事了,可把那珍贵的五香面冲出去了大半。大家一起攻击那个倒水的同学,“你真没有眼头见识···,”“我们就这点作料,你···。”最后人家委屈地躲到自己的床上,这才算没事了。“炖吧?”“瞎闹,连油都没有,那叫什么···?”“哎,人家渔民不就是打上来就炖?”“你有那河里的活水吗?”大家又争论起来了,我忽然想起来,大食堂外面堆着许多空桶,那里一定有油底子。我拉了一下后山同学:“走,我们去找油。”来了三个同学,他们扶着黏糊糊的油桶,我在下面拿盆接着,“一个、两个,”一连几个都是空的,真是有些失望了。最后一个桶翻过来的时候就觉得头重脚轻的,果然,“咕——咚,咕——咚”天冷油都冻住了,流的真慢,好半天才把盆弄满。我们回来一进门,哥几个那神气,就像攻下世界的成吉思汗,把油盆向炉子旁边一放,后山同学向大家宣布:“大功告成,油回来了。”
都说“烤土豆一软就熟,炖鱼肉开锅就烂。”用了半盆油一把盐,炖鱼的香味开始充斥着宿舍,那味道也飘向寒夜的空中,连女生宿舍那边的灯都亮了起来。“好吃,比烤的好吃多了。”人们围着炉子,那鱼盆也就开了几分钟,就在滚开的盆里下手。到底是大鱼,这回算是没人卡住嗓子,连鱼渣滓都吃了个干干净净。我把剩下的半盆油盖了个铁板,放到床下,“过两天,咱们油炒糜米饭,保证香的你们再也不想白面馒头了。”
这人呀,就不能贪吃,就是铁肚子也会有事。我拉了好几天,一闻到鱼味就要吐。“就是小鱼没去肠肚,吃坏了。”宿舍里有好几个同学肚子不好,大家都一样,暂时是不能在吃鱼了。“说得容易,到哪儿再去弄鱼啊。”有一天,我忽然想起来床下还有半盆油呢,等到拉出油盆打开一看,半尺大的老鼠在里面偷油呢。我端出盆来把油就倒在外面的地上,那只老鼠还舍不得离开,转来转去的绕着不走。我对后山同学说:“盖着铁板,它是怎么进去的?”后山同学笑着说:“我们能偷油,老鼠肯定比咱们更有本事呗。”(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