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记忆(一)
文/王玉平(山西阳泉)
我的故乡座落在温河和南河的交汇处,眼前刀劈似的南岭山巍峨壮观,山顶及半山腰长满了四季常青的柏树,郁郁葱葱,它的怀抱靠东一点有座小小的山,故而得名:小山,山顶有一颗松树,形状很美,似飘浮着的绿云,不远处有座观音菩萨庙,紧靠悬崖边,侧面看由于河水常年冲刷,庙宇似悬在空中,下面是清澈见底的南河,汩汩汇入温河。

小时候,我们常去小山捡松核桃玩,还有雨后天晴,空中出现了彩虹,二姐便趟河过去,上到小山,和大点的小朋友们挖粘儿泥(一种深好色的粘土),我站在大门外的场上(别人家的房顶)遥望,那五颜六色的虹桥下,好多小朋友在玩耍,挖着红的耀眼的粘土,这画面好美!象童话乐园!二姐捧着一大堆粘土回来了,我们捏成小狗狗、小猫猫、面羊、枪等玩具,脸上、手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泥巴,玩的不亦乐乎。如今,那座美如画卷的小山不复存在了,南岭山柏树也没有了,一眼望去灰秃秃的,没有了以往的生机,很感凄凉,就象再也看不到已逝的亲人,但留在童年记忆里的美好碎片,永远印刻脑海、铭记在心。

记得小时候,常听爹妈讲说那个古老的传说:很古很古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住在南岭山下、小山后面的南凿苑,那里还住着一条草龙,有个人骑着那条草龙,飞到皇上住的空中骂朝廷,还告知家住南苑石璧村,惹恼了皇帝,满门抄斩,我们的祖先再不敢住那儿了,搬到了现在住的地方。噢,想起来了,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砸石子卖钱,买小电影机,曾经去小山采集蓝色的石片,那时已开山凿石,发现了能容一个人爬着下去的洞,谁都不敢下去探个究竟,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顺口溜当地人都会说:家住南苑石璧村,骑着草龙骂朝廷。

童年的记忆里,两条河的水,总是清粼粼的,最开心的就是跟随妈妈去南河洗衣服,听妈妈唱:清粼粼的水来,蓝圪茵茵的天,小芹我洗衣裳,来到了河边……边听边捕捉小蝌蚪、捡那种比黄豆还要小的扁形橙色酸枣,很甜!现在根本看不到了,逮蚂蚱、喊倒倒弯(生活在沙里面,一喊就倒着出来的虫子)尽情地玩耍,等着妈妈洗完衣服,在河水里洗澡、嬉戏,那画面似在昨天、清晰可见……

大河(也就是温河)的水较大,妈妈很少去,因为妈妈是裹脚、路程又远,除非南河水小不能洗衣服了才去。有一天,我趁妈妈午睡时,悄悄从她的胳膊下钻出来,一个人去大河玩,因为怕妈妈发现,没敢穿鞋,路上踩到烫脚的细土面面 里,身后的脚下大蚂蚁撵着,吓的我跑着来到了河边。从两河交汇处往下走三、四十米,有一块淡黄色的巨石,石头的表面被河水冲唰的圆润润的,赤脚攀登即不硌脚,又不烫脚,石头的顶部相对平坦,中间稍凹,当我们玩累了,它就是我们的天然温床,脱下的衣服就放在那上边。石头下面的水底是冲唰干净的河沙,坐下来水便淹住了肩膀,虽然都是女孩子,但我们象假小子一样,打着水仗,相互泼水或用脚丫子使劲儿扑腾,溅起的水呛的鼻子好辣,或者双手捂住鼻子、嘴巴、眼睛,把头没入水中,比赛谁憋气时间长,玩这样的游戏,耳朵灌入河水,便啥也听不清楚了,过一会儿,耳朵里的水自动流出,才能恢复听力。当我和小伙伴们在水里玩的正起劲时,发现清清的河水变混浊了,水位在慢慢地涨,不好!虽然是晴天,但不知啥地方下雨了,河水添了一点点,我手忙脚乱地穿起衣服跑回了家。妈妈还在午睡,悄悄又钻进母亲怀里,睡梦中的妈妈也不忘搂紧我,心咚咚咚急促地跳着,我发誓:一定听妈妈的话,一个人不去大河玩!多危险哪!经历了这件事,几十年来,常常梦见两条河水暴涨,夜半醒来,心有余悸……

作者简介:王玉平 , 山西阳泉市人, 戏剧演员 ,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喜欢唱歌跳舞 ,更喜欢在文海里倘佯,写尽生活的五味杂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