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海钩沉饥馑年,旱魔经岁虐晋南,
三晋赤地殍横野,暮鸦空啼断炊烟。
学吴携妻迁徙去,慌向豫西觅生缘,
杨柳无奈怨羌笛。永宁有幸成故园。
余观学吴者善方,善方者张姓之始迁祖也。擎苍一柱,天仰地幕歌悠远,狂澜即挽,后代子孙颂不已。四顾环宇,峥嵘无匹;巍巍乎;先辈表帅经典,昭昭然;迁徙地无量化身。昆仑凌然颅,伏牛伟岸躯,熊耳连崤峣,胸襟无涯际。滚滚洛河碧波青浪奔忙,凝作心血亮丽墨,写就祖宗千载镌刻。嗟乎,无情岁月流逝,人世更替,阴沉风雨,怎奈何;本色不变,篝火未熄,任凭红尘翻滚,名利作崇,浑噩浊靡,岂抵得目光似剑,精神如炬。

张姓始迁祖学吴,字善方。于明正德年间(1516),下户大原,住西大原张铁沟东永和寨上,他有五子分别是:炳、焜、誉、燮、定。因全家重于团结,加之勤奋努力,学有所成,年积月累,田产渐丰,孩子们开始读书,特别是四子燮,天资聪颖,熟读律理,于明末考取贡生。使张门荣宗耀祖,光彩门楣,风光无限,受其影响,后代更加勤奋。
一个家族的发展史都离不开勤奋努力,艰苦奋斗,继宗尊祖,克已奉公。燮十余岁开始读书,遂于文行闻于时,膺岁荐,门多名宿,绝意进取,学养深遂。凡星历形家诸书,靡不研究,轻财尚义,聚书其中,待人以礼,能文工诗,所学益进,屡为宗工所赏拔。考取贡生,常劝诫子孙,盛衰无常,听之家运,不可自叚自逸,有忝祖风,家业可坏,人品不可坏。

在燮考取贡生这年,曾发生一件奇怪而又传奇的事情。深秋的一天早上,在张家祖坟里跑来白马一匹,背上驮着漂亮的黑漆马鞍,上搭着褡裢,浑身出水,似从远方而来。很多人都来观看,也有人试图将其牵出,但将到跟,白马又踢又咬,难以接近。有人告知张家,燮走上前,白马非但不踢不咬,而且十分温顺,扬头高叫,似曾相识。燮将白马牵回拴在祖祠内的大柏树上,再仔细一摸褡裢里面硬邦邦的全是金银元宝。他大吃一惊,就同族人商议,封存金银。在村内写出告示“拾到白马一匹,失者前来认领。”经年余没人认领,族人遂决定一半用于照顾本族孤寡人家,一半用于子孙读书、考学及修补祖祠。待银两安排好用途,一天白马忽然不见了,族人找遍村内村外,洛河沿岸,确无人再见到白马。从此张姓长辈制定族规“凡族内红白大事,全族人都要帮办,困难户有事都要捐资,教育子孙,施舍善事,流传后世。”

白驹过隙,岁月如歌。到清康熙丁酉年(1702)、张姓懋志又考取了拔贡(副进士),康熙41年(1717)任扶沟县教谕;懋德任直隶《陕州儒学训导》;(注)后代从明末至清出贡生八人,有“八石礼”之美誉。民国初年又有张毛旦、字东园先生任前河南省参议院参议员、河南省教育司司长史。积祖上荫德,代代都有才人出。
余仰叹不已,何以止乎。击掌而歌曰,壮哉。精神丰碑,巍然屹立于天地间,忠信孝悌,美德虔诚格守,礼义廉耻,操守清白躬行。斯人斯世,商鼎夏彝经天纬地,恒若星斓。
注:这里的陕州指的是山西夏县。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