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生活网讯(徐克林 张书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尤其是近10年以来,民营企业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发展迅猛,无论其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显著地提升和提高。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4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纾解中小企业困难,稳定和增强企业信心及预期,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能力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还强调,坚决保护企业及其出资人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小企业财产及其合法收益。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局限,在破产企业改制中存在的资产出让落实不当、不彻底等问题,不仅让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且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停滞性地阻碍。这些问题久拖不决,长时间被置诸高阁、已经积重难返。由于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涉事的民营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问题不解决,永远在那里;问题需解决,要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问题获解决,民营企业才能看到政府是负责任、办实事的政府,进而相信政府、信赖政府。因此,有以下建议:
1、此类问题,各级政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稳步发展至今的企业,都是诚信经营、按着市场规律做事的企业,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政府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不仅在这些企业存在,而且还迫使着企业负重前行。不能政府有难处时,想到了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去收购破产重组的地方国企;包袱甩掉了,对待遗留问题都回避或绕着问题走,让企业感到心凉。唯有各级政府重视起来,拿出勇气,下定决心,问题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否则,问题将永远地存在下去。
2、由政府指派并牵头成立“企业遗留问题解决小组”,从组织上保证问题的顺畅解决。历史的遗留问题由于时间跨度长,涉及政策面广,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仅靠一两个部门解决已经力不从心。只有将涉及到问题解决的部门联合起来,一起发力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3、制定具体政策,彻底解决问题。统一梳理,严格筛选;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明确目标,确定时间,彻底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创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地方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沃土,让民营企业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省经济腾飞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1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