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寄语:古话说养儿防老,娘病了儿女揪心,可是忙碌的他们又力不从心,欣慰的是每个子女又在努力去尽孝心。春节即将到来,祝福全天下的父母们健康长寿!)
《娘》
作者:宋艳
娘要做手术了,也就这两天。
娘得的是常见的老年妇科病子宫下垂,需要切除。娘说时轻描淡写。她已经自己在医院住了近一个周,可医生说等一切指标达到了,才能做。
兄妹四人你来我往,加起来陪护的时间不到两天。娘说,你们都正忙,我现在不要紧,等做手术了,你们再来。我们都把它看成小事,因为娘说邻居也在这做的,微创,三两天就出院了。我们都很乐观,乐观到认为那个给了我们四人生命和温暖的娘的子宫,就是一个该坏的机器,不要就不要了。
大姐家新开的超市,忙着做活动;二姐是养猪的,年关正拿俏市;哥和我站在讲台上,耕耘着年终该收割的田地。我们急切地等待着手术的到来,我们好回家过年,有娘的家才是家,有娘在家的年,才叫年。
我们都很热爱娘,可是我们没一个人陪在娘身边。
我们各自忙着,奔波在生活的路上,习惯着娘的强大。

娘在哪个医院来着?我问哥。我按照提示,一下子找到了,因为那里,病房里一直就妈一个人。为了给娘一个惊喜,像小时候偷着自己起床得到夸奖那样。我推门,娘一个人坐在床边,寂寞写满全身。
絮叨了些无关痛痒的话,娘给我说,要切掉呢,具体时间不知道。娘给我讲她每天都做了啥检查,见了哪些医生,吃了哪些药。还把她的药都摆出来,足有十多样,一样一样问我名字,再次确定剂量,像当年爹一样,吃的多了,就混了。就这样待到晚上九点,我该回去了。娘把我送到医院门口,我说回屋吧,外面冷。娘说她站站。
寒风中,娘目送我走了好远。
娘是孤独的……
我要出远门了,临走,我想给娘做顿饭。据说,娘在医院一天测个七八回血糖,指数老是高,医生让严格控制饭量和食质,胆固醇也高,血压更不低,那就鸡蛋不能吃。肉也不让,或者吃那么三个指甲盖大小的牛肉,馒头,稀饭更不让,还有娘爱吃的红芋,都不能吃了。
“我想吃萝卜菜”,娘说。这好弄,也是,菜是最安全营养的。于是超市买了十几样蔬菜,打了一大壶菜汤,放了两片牛肉拎了去。我给娘做了饭,心里竟心安理得了好多,一路单车飞快到达医院。
娘一个人坐在病床上,像上次一样。娘没有智能手机,也没个说话人。我在想,这该多无聊。
娘说,昨晚,许是在外面站久了,感冒了。但这传统的菜汤,娘吃的津津有味,也吃的很慢。我现在才明白,饭吃完了,我又该走了。
我说,你做手术时,我可能不在家,我明天一早要出远门,不得不走。娘低下头,一会说,你哥可能也请不掉假。娘忽然啜泣起来:我怕。
娘说,我怕我过不来了。
一向坚强的娘,竟孩子似的哭了。
我忽然想起,娘还有十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心率慢、血糖高等病症。我清楚的感觉到,我的心脏倏地疼了一下,我别过脸,塞了一粒瓜子在嘴里。
原来,娘的压力这么大。
朋友说:哪里是不喜欢甜呢?只是生活太苦,她们,想把最甜的留给你。
娘自己承受着身体和心里的双重苦痛,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岁月静好。
娘担心她的手术这里做不做得了,可是娘不敢有过高的要求。我说,娘,咱不怕,咱们找好医生。他们几个说了,明天都过来,会好的,好了,咱不耽误回家过年,不耽误给大姐看店,给二姐卖肉,我还要去蹭你擀的面条呢,娘的眼里放着光芒。
我要走了。我拎起饭盒,那里还盛着娘的半盒菜汤。
我说娘,别再出院门了,回去吧。等我回来,你都已经好了。娘说,好,我知道。

拐了弯,我扭头,娘在门框处,露着半张脸。
娘是想多看看我。
我头也不回,我不敢。
一路泪水挥洒。娘,我一定会给你找最好的医生。
娘,上天会眷顾每一位辛苦的母亲,爹九泉之下,也会保佑你,我们打心眼里相信。
娘,安好!

作者简介: 宋艳,女,乡村教师,新蔡县作协成员、驻马店朗诵协会会员。热爱朗诵与写作,为人谦和,坚信“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愿用声音与文字传递爱与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