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 月 家 乡 的 喜 事
作者:云 山
进入腊月,家乡的亲朋好友们喜事连连,这不,与亲友聚会还没过几天,腊月二十八,又是堂弟金满的儿子结婚的大喜日子,弟媳早早的来请我们了,大家亲朋们都非常高兴,热切的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侄子一表人才,自小好学肯钻研,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就业,听弟媳说这次在 家乡找了个好媳妇,是个小学教师,娃娃挺能干,懂事,亲戚也很好,两亲家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
娶到了媳妇,办喜事也是一件非常烦杂的事情,提前两个月就要请亲戚,到婚礼前一个星期就要请总理事,干盘。好在腊月办事外出的年轻人都回来了,人比较多,更何况家乡的庄风也很好,群众比较团结,庄里只要谁家办喜事,那就是全庄里人的喜事,知道的庄里人和亲朋好友们都会热情来帮忙的。
庄里办喜事老一代的总理事们很多,年轻一代这几年也涌现出了一部分佼佼者,逐渐接过了老一代的班,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关响应和李东旭,他们思想先进,乐于助人,在群众中有比较高的威望,办事头头是道,提前几天就协助东家料理安排好了所有的执事人员,搭好了帐篷。筵席请的是家乡鼎鼎有名的回族尔萨大厨,他做的菜誉满家乡,味道和城里的名厨不相上下。

结婚这天特热闹,迎亲的小车足足有三十八辆,排成了长龙,送亲来的人坐满了整个大棚,代劳帮忙的齐上阵,敬酒划拳,递烟上菜,忙了个不亦乐乎!中午时分,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们站满了邻家院子,直等到送走了娘家人,场面上才稍松了一会儿。
现在办喜事,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席上喝酒的人比较少了,也许是生活好了人们注意养生的缘故吧,只有在新人敬酒的时候大部分男士才勉强喝两杯。一起十六桌,听见划拳能喝起来的有五、六桌,吆五喝六的猜拳声使整个大院里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农村坐席,座位很有讲究,一般是两位年龄大的长辈坐在上席,其余的按辈分和年龄依次而坐。辈分越高,坐次越尊;辈分相同的,先长后幼。落坐之前,大家都要相互客气一番,争着往下席坐,经过一番谦让拉扯之后,才能各自归位。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席间只有一位年龄大的长辈,其他人都是小辈且年龄小,这时也可以把一个不懂事的几岁小孩推在上坐陪爷爷坐在首席,其他人一般都没意见,这种情况用农村的土话说叫‘‘娃娃老汉没大小’`。

在家乡,酒场上也有许多讲究,一般来说,叫拳时零、五和拾都不要,这主要是为了一些酒家们赛高拳而约定俗成的,因为不会划拳的人他只要握着拳头不出指一直叫五以内的数字,或者一直展着五指叫五以上的数字都不会失拳的,当然如果你是刚学着划拳的别人也就不强求了。在划拳时最好要带数字叫一些好听又吉利的词语,如宝疙瘩滚,一心敬你,两朵金花,三元三星,四季来财,五子魁首,六连高升,巧梅七个,八仙请寿,九快发财,十个满堂等等。其实酒场上最能反应一个人的综合水平,一般来说,酒场上说话文明,酒后不乱发言,不随意发脾气而比较理智的人,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一场事情办下来,最累的是东家,最幸福的也是他们,等到下午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悬着的心才算落了下来,忙了一天的代劳和帮忙的亲朋们终于能够歇一歇了。回顾一天的工作,每位执事人员都工作的非常认真,最让人们感动的是他大姑父张祥,他从搭棚到蒸馍再到办喜事当日的十多天里,天天早上准时来帮忙,从烧火到提水,抹桌子上菜等等,样样都干,别人在喝酒时,他一直在不停的工作,任劳任怨,毫无怨言,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民诚实善良、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吃过晚饭,意犹未尽的几个年轻人又把几位总理事推到沙发上敬了起来,新房那边的欢声笑语已经传了过来,闹新房开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