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望角是葡萄牙文——美好希望的海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北距南非共和国开普敦市52千米,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
好望角是西方的探险家欲为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故改称为好望角。若昂二世认为绕过此海角就有希望达到梦寐以求的印度。
婉君的大学老师当年告诉她绕过此海角就能带来好运,所以从那一天起这个名字就在婉君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翻阅资料,婉君才发现好望角与南美洲的合恩角、新西兰的南岛,都在咆哮的西方带上,有西风漂流之意,让她想起三毛的《西风不相识》,有了去了解好望角的好奇心,去揭开好望角的前生今世的面纱。
早在1497年11月,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率领舰队经好望角成功驶入印度洋,11月27日他的舰队再次绕过好望角,1498年5月20日驶抵印度西海岸重镇卡利库特。又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达-伽马约于1499年9月1日前后返回里斯本,满载黄金、丝绸回到葡萄牙。从此好望角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
好望角的发现促使许多欧洲国家把扩张的目光转向东方,1652年荷兰猎取其主权,并在现今的开普敦建立居民点,专为本国和其他国家过往的船队提供淡水、蔬菜和船舶检修服务。
1849年好望角设置了一座灯塔,因为常年多雾于1919年废弃,改装成观景台。
在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之前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好望角船路成为欧洲人前往东方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年仍有三、四万艘巨轮通过好望角,西欧进口石油的2/3战略原料的70%,粮食的1/4都要通过这里运输,因此战略价值对西非与南非极高。
当年老师评价它说,做人就做一个十字枢纽,咽喉要道,不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历史位置上都要处于不可小觑的地位,要像好望角一样在军事、经济上成为战略要地,他说他以后如果要开个加油站,就起名叫好望角,如果开个酒馆就叫将进酒,如果开个餐馆就叫撒哈拉,让婉君的同学们当年都惊艳了他的文辞。
然而好望角被人美丽的误会了多年,它并不是非洲最南端两大洋交汇处的名号,它位于半岛南部,有7750公顷,是著名的规模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分布着许许多多低矮的灌木丛和一堆堆盛开的鲜艳花朵,鹿、羚羊、斑马、鸬鹚、黑鹰、鸵鸟、狒狒、还有海豚、海狗、鲨鱼等稀有动物及飞禽都在那里幸福的生活着。
同时它还是一个植物宝库,是行人走过一次便会为之着迷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是自然遗产。
但是专家预言:10年之后它将变成一片荒漠。这个结论很难让婉君接受,现实真的太残酷了!
好望角突然间变成了前世的乡愁,今生尚未驻足,它竟然就要化云而去。就像遗落在沙漠上的文稿,呼啸长空的风,卷去了不回的路。
楚丰华
2020.1.8
21:45
联系方式:15353213861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多篇文稿在数家编辑部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