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禁声历程
文/孟 君
冬天,对我来说,是残酷的季节,因为天气寒冷,我的咽炎就会经常发作。经确诊,我的声带伴有息肉,一旦感冒就会失声,只有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恢复。我决定去成都的大医院做手术,因为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在那里,方便术后照顾。十一月中旬我便到成都空军医院做了声带息肉和咽炎手术。手术的结束就是我禁声的开始,这就活生生地剥夺了我说话和吃美味的权利!每天只能喝牛奶和稀饭,一下子禁了还真难受,但是为了更好地恢复还得听从医生的。 医嘱二十天内不能说话,一个月内不能大声说话。这就意味着要用不一样的方式交流。 输液结束后内急,和护士比划了半天她还是没懂我的意思,我只能拿出笔和纸写上“WC"才明白。表姐来看我,我点头哈腰地想表示一下谢意,把她笑得前俯后仰。但是禁声的第二天就破禁了!早上坐电梯下楼,在四楼电梯停下的时候,妈妈以为到了,正要跨出去,我一下子拉住了妈妈,没有忍住就说:“才四楼!”说出口了,我才知道不能说。同学今天来看我,她们来之前都在议论:平常一个这么爱说爱笑的人,忽然不说话了,那场面想想都搞笑。我也只能点头“YES”,摇头“NO”,面带微笑,挥挥手。妈妈当了回代言人,有时也不明白我是啥意思,看来我得多学点手语了。哎!这样的日子还要熬一个月呀!手术后的第三天,要去医院输液、做雾化等治疗。昨天因为太饿了,忍不住吃了点很软很软的面条,今天起来喉咙很痛很痛。医生一再强调不要说话,让我非常气愤的是,那些护士每次输液,都要三翻五次地问我叫什么名字,她们都不会看病例单吗?刚做了雾化,另一个护士又把我叫过去,我不知道去干什么就跟着去了。一护士说我做了雾化,而带我去的那个护士责怪我做过了为什么不说一下!我狠狠地瞪了那护士一眼:要是我能说的话你就惨了!难道病人做过了哪些项目,护士不会作个记号吗?我把我的不满写在纸上,很生气地交给了主治医生。主治医生特地交待了一下,另外的医生和护士也来安慰我,叫我别生气,并向我道歉。这样,我的心情才好了起来。禁声第四天,喉咙的疼痛比往天要好一些,可是说话的欲望比往天更强一些。儿子打来电话问:“妈妈,现在可不可以说话了?妈妈要多喝点稀饭和汤哟……”我只能听,却不能回答,心里好难受,一股心酸随即涌上心头……老同学见状,开玩笑地说:“杨昆就是因为做了这个手术而出了名,你也别因这个当个红人哈!”我心想:不,我才不想当什么红人哩,只想能够早点说话,能够恢复到我当初的嗓音就好了!为了这个,我一定继续保持沉默、再沉默……好想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第五天我想去体验生活。这几天实在憋得难受了,就去锦江区外侄女倩的单位走走,我们也有三个月没有见面了。倩一接到我就说个不停,问了一连串的问题,见我一句话都没有回答,忽然才反应过来我不能说话!她说:“小姨,这个时候要是有人骂你的话,你都只能干瞪眼啦。你现在这个样子啊,要是在街上拿支笔和一个本子,别人准会以为你是骗子。”当天下午要去医院输液和做理疗,我想一个人去体验一下生活,也想验证一下倩说的话。我拿笔在本子上写了一句:“请问到哪里坐21路去新南路空军医院?”先是用“纸条问”了一个年轻女孩,那女孩看都不看说:“我要去上班!”径直走了。我又走到一个老年人的身边“问”,那老头说:“我看不懂!”天啦!没想到还果真应验了倩说的那种情况,真以为我是骗子呢!我不想再这样被拒绝下去,就招了一辆出租车过来。写道:去空军医院。出租车司机把我拉去了一个陌生的军区医院,但不是我要去的那个医院。我心里暗暗着急,又重新给司机写了地址。司机以为我是个哑巴,比划着让我先把这段路的车费结了,再拉我去那个空军医院,后来的路就不打表计费了。我担心遇上坏人,用笔悄悄记下了出租车的车牌和司机姓名。十分钟后那司机真的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也没有另外收费,这下我才放心。朋友来看我时,也因为我说掉了两个字也走错了医院。我住的是空军机关医院,少了“机关”两个字就是另外一个医院了。看来这“机关”两个字还真不能少,人的“器官”就更不能少!禁声第六天。我的欲望不是想说话,而是想吃,特别想吃!今天去郫县姐姐家走走,看到姐姐家做的那些好吃的就直咽口水。我只有忍忍,再忍忍!只好又喝了几碗汤。第七天的时候,我去逛了逛商城。禁声第八天,去医院复查了,恢复得还可以,但还是不能多讲话。想想这几天虽然没有大吃大喝,但营养还是跟上了,也很感激我的爸爸妈妈每天为我炖汤和每个家人的关心,我才恢复得这么快。明天就可以回到我自己的小家了。禁声第九天。今天要回家了,心情特别激动,早早地来到了火车票代售点,递给了售票员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要买的车次和目的地,并示意我不能说话。售票员是一个很阳光的小伙子,服务态度非常好,很耐心地叫我对照一下车票是否正确,完全没有那天街上遇到的冷漠,让人觉得这世间还是充满人情味的。载着这份好的心情,又早早地来到了候车厅,看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接近我要乘的车次……终于到点了,我拎着一个大包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列车上不是很挤,我找到自己的座位,还没有来得及打手势就有人把包给我放了上去,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回到家夜幕快降临了,见到我可爱的儿子,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段时间的想念,只是一个深深的拥抱……禁声第十天。今天很早就起床,到街上去买点必须品。走在河西的大桥上,感觉与以往不一样。河西的风啊,比中条山还猛烈,吹得我半黄半卷的头发没有了发型。哦!万源的冬天来了!一脚踏上公交车,听到售票员一路吆喝,这里又到了,那里又该下车了。我忽然想起,这不是成都的公交车每个站都停,这里的公交车是问了有人答应要下车才会停。我连忙挤到售票员身边等她问,还好我要下车的地方还有人答应,我也就免了手势之苦。来到城市的中央,走时还在装修的皇朝大酒店已峻工开业了。大屏幕上宋祖英正在高歌《今天是个好日子》……对,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又可以看到我的朋友们了!禁声第十一天,我可以吃点稀饭之外的东西了,这让我期待已久。按医生说的术后2周缓慢而低声的哼唱,每次30秒钟,逐渐增至每次5分钟,每日2次,可低声少说话。吃了早餐我就去弄了个发型,然后一阵狂购,这一狂购难免要说话,说话这个秒数可就不好控制了。虽然是小声耳语也得说很多次,再加手势才能顺利完成交易。就这样,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我载着满意回到了家。禁声第十二天,喉咙很痛,可能是昨天时间没控制好,看来真的不能说话了,所以我今天哪儿也不去了,在家静休几天吧!说是在家静休,哪里能静下来呢。周末儿子不上学,在家很调皮,我忍不住就会说话。下午同事们来看望我,我是激动加感动,她们一直在关心着我,患难见真情!光用笑容和手势表达不了我内心的感激之情……禁声第十四天,待在家里也免不了要说话,还是去上班吧。反正我目前的岗位也不用说多少话,点头、摇头和挥挥手就能解决。我走到小区楼下就碰到一个熟人,她说:“你现在禁声了就没有上班吧?”我点点头回应,她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哪知旁边有个清洁工听错了,她接过话说:“你生了?这么大的风你生了还在这儿吹?”我挥挥手表示不是,她又说:“那你是生啥了?升官了吧?”我看无法解释了,就笑笑走了。来到学校的行政办公室,我拿着已写好的“销假”两个字到相关部门走了一趟,在他们的笑声中我走到四楼,还好没有碰到其他同事。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坐着,本室的两个同事,我都是用手势应答他们的问题。因为我要把这一天两次,一次只能说几十秒的时间留着晚上在家给儿子说话。今天我做到了,无论同事们怎么逗我说话,我一句话也没有说,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恢复健康,感恩亲友。禁声进入倒计时。第二十八天,可以小声说话了!音量要小,语量要少,语速要慢!原来的我,音量大,语量多,语速快,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我。如果在街上或是桥的两边,我不能像以前那样大声呼叫了,只能远远地微笑着,注视着,等着对方把目光转向我,才可以打招呼。说来是个小手术,现在物价在涨,什么都在涨,药无价,医院更不能讲价,以前这个手术只需几百元就可以,这次的两个手术就花去了三个月的工资。世间什么都在变化,人情世故也一样,很多事情让人出乎意料,于是乎我得出很多感慨:朋友不必很多,知心就好;朋友不一定常常联系,但一定挂记在心!我要感谢关爱我的亲人和朋友们,我将永远怀着这份感恩的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生活得更坚强,笑得更灿烂!
本版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孟君,四川万源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生活,喜欢阅读,闲暇之余以记录生活点滴为乐。作品曾在《当代巴山文学》发表,现为《当代先锋文学》签约作家。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晓渡(安徽诗歌主编)
马俊华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散文编辑:郭凤祥
现代诗歌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诗歌编辑:刘昌斌
古诗词主编:刘昌斌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