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益
文/ 武双喜

小时候,自从进了学堂认识了文字后就不知不觉喜欢上了阅读与写作,语文课上写的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朗读,黑板报办了不少次数。少年时喜好阅读课外书籍,怎奈阅读资料匮乏,很多书籍属于“毒草”被禁,八大革命样板戏连环画是唯一读物,一个队上传阅一本小说、一本杂志,要在最短时间内浏览完毕,归还他人。那时候我特喜欢摘抄书中的名言锦句,甚至把四季景色描写以及风雨雪霜、晚霞日出描写归类摘抄。曾有一段早晨景色描写的句子,“黎明时分,天边出现了鱼肚白……”这个景色描写让我怎么也理解不透,对于生活在渭北高原的穷小子来说,从来就没见过鱼,也没有吃过鱼,很难理解。后来在一个盛夏与伙伴们去了几里路以外的丁童水库凫水,第一次看到水库里的游鱼,哦…原来鱼肚子最底下是白色的,中间是浅灰色,再往上是淡黑、深黑色的,哦,这回领悟了。我敢断言,这句景色描述绝对是南方天天吃鱼的作家描写的语句。前年在一书店里看到一本《中小学生作文景色描写》,浏览后,发现其中很多都是小说中的景色段落,读后心潮澎湃,往事不堪回首……

曾有几次阅读小说,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我深深地受到感染,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读到有趣逗乐的句子时,我便喜形于色地嗤嗤发笑,看到伤感的段落触动得我潸然泪下……母亲曾说她发现了我好多次,怕我精神出了状况,与父亲商量治我对策,怕我将来长大后喜怒无常娶不上媳妇,父亲发现了几次警告我不许再读课外书籍,再后来他看到后怒不可遏地呵斥道:你想成啥精?娃!比你能行的人多得是,你干么跌绊啥呢?我告诉你:文不养家!爱好归爱好,你得先把肚子填饱,养家糊口是首要问题,光看小说把肚子能哄饱不?父亲说完撕毁了我摘抄的字条,边撕边斥道:成天看你拿二指宽个溜溜发瓷,你想成啥精呢?去到壕里拉两车土比你胡成精强!下回拿别人的小说回来,我看见就给你撕毁!父亲的冷嘲热讽及恐吓让我心灰意冷,曾经的憧憬与幻想化作泪水默默流下,心情如泄了气的气球蔫了。
四季更迭,时光飞逝,一不留神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不觉已逼近花甲之年,自媒体的出现让我重拾幼时的爱好,不图成精,只图快乐。几年前看到别人写的文章留言点赞的人特多,心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写出一篇文章让朋友们给我点赞留言该有多好啊!心想事成!不经意间已有很多篇拙作刊载于多种微平台上,也有成铅字的文章;假如父亲还健在,他会怎么看我呢……
以文会友,因字结缘,加载了很多文友及老师,阅读学习受益匪浅,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感恩相遇!

人贵有自知之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夏虫不可语于冰!我这把年纪了,知道自己成不了啥精,我只仅仅是一个“戏迷”,哪位“演员”唱得好!唱得字正腔圆,我会不由自主地喝彩鼓掌!哪位“演员”唱得跑调,我会捶胸顿足,甚至会哼上几句,就出现了我这初生牛犊不怕虎,写出了拙作;但《洞见》看得多了,却越发没胆写了,越发敬畏文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时想读书没钱买,现在能买起了,却被各种纷扰搅得无闲暇时间阅读。悔恨自己当初轻易放弃阅读,想翱翔蓝天羽翼却未丰满,想驰骋疆场却没有强健的铁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趁年轻还是多读书有益,免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作者简介
武双喜,六零后,岐山县青化镇人,农民,现居西安。爱好文字,曾在《陕西市政》、《陕西农村》、《中乡美杂志》、《爱我岐山》、《岐山作家》等微信平台上刊载过多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