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见,2014
像在他乡的一次拥抱:再见,我的2014
像在他乡的最后告别:再见,我的2014
我迟钝,多情,总是被人群落在后面
他们挥手的时候,我以为还有可以浪费的时辰
我以为还有许多可以浪费的时辰
2014如一棵朴素的水杉,落满喜鹊和阳光
告别一棵树,告别许多人,我们再无法遇见
愿苍天保佑你平安
而我是否会回到故乡
——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怀揣下一个春天
下一个春天啊,为时不远
下一个春天,再没有可亲的姐姐遇见
但是我谢谢那些深深伤害我的人们
也谢谢我自己:为每一次遇见不变的纯真
一一一一一
2,日记:我仅仅存在于此
蛙鸣漫上来,我的鞋底还有没有磕出的幸福
这幸福是一个俗气的农妇怀抱的新麦的味道,忍冬花的味道
和睡衣上残留的阳光的味道
很久没有人来叩我的门啦,小径残红堆积
我悄无声息地落在世界上,也将悄无声息地
隐匿于万物间
但悲伤总是如此可贵:你确定我的存在
才肯给予慈悲,同情,爱恨和离别
而此刻,夜来香的味道穿过窗棂
门口的虫鸣高高低低。我曾经与多少人遇见过
在没有伴侣的人世里
我是如此丰盈,比一片麦子沉重
但是我只是低着头
接受月光的照耀
一一一一一
3,横店村的下午
恰巧阳光正好,照到坡上的屋脊,照到一排白杨
照到一方方小水塘,照到水塘边的水草
照到匍匐的蕨类植物。照到油菜,小麦
光阴不够平整,被那么多的植物分取
被一头牛分取,被水中央的鸭子分取
被一个个手势分取
同时,也被我分取
我用分取的光阴凑足了半辈子
母亲用这些零碎凑足了一头白发
只有万物欢腾
——它们又凑足了一个春天
我们在这样的春天里
不过是把横店村重新捂热一遍
一一一一一
【华夏诗人】火老师简评余诗
要问当下新诗人中,谁的风头最旺?乡村女诗人余秀华,可能是多数人心里的答案。
对于余诗,文坛里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对其诗风,即便对其本人的相貌与作派,江湖上也颇有微词。这些我们姑且不论,反正现在,她名声很大。火老师认为,认识一个诗人,一定要从其诗入手。下边简评三首余诗:
1,《再见2014》题目本身表明,诗人对时间是非常敏感和在意的,因此,迟钝而多情是写实,总是落后之后,是尴尬落寞的人生,身在他乡体验尤深。
尽管作为残疾人,余饱经了世态炎凉和同类的伤害,但是心中还有美好的喜鹊和阳光,对未来也有希望春天。
诗人是怀着感恩的心,告别过去,忘掉那些难堪和屈辱的痛苦,只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自己为了当初而坚持,痛苦使其本人变得更加坚强自信。
2,一个"磕"字,反应作者的艰难人生。幸福普遍存在,独和诗人有隙。
悄悄出生,悄悄隐藏人群中,自我在哪里?
不在世界上,空间只剩下自己的心,锁在自己心里。可是,在心里诗人找到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
虽然头人士低垂着的。
3,横店的下午,是多么美丽和温暖的。
诗人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分享着横店,分享着美丽和温暖。母亲用满头的白发,换取了作者半世的为人。即便春天万物复苏、欢腾,对于诗人来说,只不过是把过去的艰辛,重温一遍。
这是生活的凄美!它验证了白岩松的那句名言"痛并快乐着"
咀嚼完余秀华的三首小诗,我的内心依然是沉甸甸的。"理解万岁"在这愚蠢而烦躁的人世,有时真的是很难被正确地诠释!

下面的《时光回忆》,和余诗的沉重无法比,它只是普遍人对流光的一声叹息而已。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时光回忆
文/王新火
2020-1-9
当忽略的记忆走回岁月的往昔
当时光用利刃小心翼翼的剥掉
我们脸上岁月堆积的浮尘
谁又能抚平饱经风霜的皮肤里
长年堆积的深深皱纹
这些就像一所遗落山野的
古老房屋,人们早已
把它彻底遗忘。只有钟情的
岁月把它的墙壁
侵蚀得斑斑驳驳
尽管己年愈半百
老眼昏花看不清楚旧时模样
苍凉的心中也会
蓦然涌起一股
年轻的冲动。只是一旦冲动了
对魔鬼的恐惧也无影无踪
苍苍的鲁莽神奇地变成一张
寻人告示,长方形小纸片
仿佛要把这些狗皮膏药
贴满所有城市的所有大街小巷
去寻找那风雨岁月里遗失在
记忆深处里的芳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