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闪光
一场飘飘扬扬的冬雪,令整个世界改变了颜色。早起上班,一开楼门,一股寒气如刀剑般扑面而来,真令人神清气爽,魂兴魄奋——好痛快!
上班路上,与同事寒暄:“今天好冷啊”,看同事则一脸的兴奋,一脸的满足,一脸的惬意,满面的红光,大声地回答我:“这才是真正的冬天呢!”
同事的回话又让我心中一震,更让我感到痛快淋漓——真乃知音也。
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作“无限风光在险峰”,“梅花欢喜漫天雪”,则更是体现了他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及“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冲天豪情。
记得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说是“时势造英雄”。对于历史,本人纯粹是门外汉。对这种观点,自己也不敢随意苟同。但因读过几本小书,几个历史故事还依稀记得。历史上,陈涉、吴广算得上是英雄吧,但若没有秦王朝暴政的压迫,二位大概也不会揭竿而起,虽然也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哀叹,但也许到老还在种田吧。蜀国开国皇帝刘备,早年人称“织席贩履小儿”;武圣关羽,原先也不过是“逃难江湖”;而翼德张飞也不过是一个土财主。若没有当时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他们三人恐怕也不会青史留名,刘备也不会当上皇帝,关羽也不会成为后来的“关帝”而备受推崇。
当然,对于我等小民,轰轰烈烈的英雄之梦恐怕是作不上了。但是,在我们的一生中偶尔放射一点光彩,偶尔一点轰动机会应该说还是会有的吧。我觉得,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永远的老气横秋,雷打不惊,死水一潭,波澜不兴,永远的不温不火,上海人说“温吞水”。上班工作,忙就忙他个“拼命三郎”;休班游玩,玩就玩他个“疯狂娱乐”。爱,就爱他个“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恨,就恨他个“食尔之肉,寝尔之皮”。热,就让他热个化钢熔铁;冷,就让他冷个天地同为冰雪。笑,就笑他个震天动地;哭,就哭他个涕泪滂沱。这样的生活才过瘾、酣畅、壮丽、痛快,才不虚此生。
忽然又想起了老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剧中,石光荣的孙子要他到昆明去住,石光荣回答说:你们那儿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没意思,我不去。看到这儿,不由我会心的一笑——这老爷子,英雄了一辈子,到老还这样豪气冲天。这才是真正的英雄。爽!
不过,中国人的传统历来讲究的是“中庸之道”,我曾见过一幅对联:知足常乐;能忍自安。这是一部分中国人心态的典型描写。所以,以上的观点大概是很得一部分人反感的。
夹七杂八说了一大通,朋友们大概都烦了。好,到此打住。最后,请允许我借用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的结束语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