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优点来自读书
孙永庆

记住刘玉堂先生的名字,是读了他的一篇小说,在哪本刊物或书上读的不记得了,但记住了一个细节,一个女知情挽着裤腿,露出雪白的小腿,像刚出水的莲藕。想起刘玉堂先生便会出现这个情景,也许是读这篇小说时还年轻,荷尔蒙多点的缘故吧。
自此后买了刘玉堂先生的几本书,近又翻阅《我们的长处或优点》(山东友谊出版社),看到签名忆起与刘玉堂先生的面唔,时间是二〇〇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参加省作协组织的一次采风会。张炜主席、刘玉堂副主席参会,我便带上二位的书请他们签名留念。
应是参会的当天晚上,去刘玉堂先生的房间拜访。我拿出《我们的长处或优点》请他签名,于是我们聊起了签名书。他对签名书有自己的看法,最初他不愿意在书上签名,他认为书上已经印上了作者的名字,你喜欢作者的书读就是了,何必再让作者签上名字。后来,在山东友谊出版社的“双桨文丛”签售会上,一个小读者让他签名并写一句话,这次机缘,也许会让这个小姑娘爱上书,由此触发了他观念的改变。说起“双桨文丛”签售会,我存有作家李锐的签名本《二龙戏珠》,他说再见面时带上《自家人》我给你签名,《自家人》是山东友谊出版社“双桨文丛”中的一种,他表示这本书是他比较满意的一本。自此后未能与先生见面,没想到先生却离我们而去。但有幸得到作家张期鹏为我求签的《戏里戏外》(山东大学出版社),了却了点遗憾。
刘玉堂先生以小说名世,创作了《自家人》《温柔的冬天》《乡村温柔》等,被称为新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评论家宋遂良说的到位:“我的阅读经验里,刘玉堂是山东少有的如此让人轻松愉快的作家。玉堂的小说,以非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严肃的事实,就像《最后一个生产队》,多悲壮的历史一页啊,小说却读来轻松的很。他的贡献有二:一、这种轻松、温暖的小说,是疲累的读者所喜欢的;这也是作者的功力,因为一分幽默是要九分的人生沉重感来垫底的。二、他对话语世界的贡献不小。最典型的文本例子,就是‘小~’的组辞方式,含蓄而有趣。”我有同感,读来轻松才记住了小腿白的像莲藕,说起这件事,刘玉堂先生很高兴,一篇小说能让读者永远记住一个情景,是作者创作的成功。
《我们的长处或优点》是部能开启心智的书,我们简单交流,说了点我的感悟。《我们的优点来自于读书》,写了影响他世界观形成的书是《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对他创作影响比较大的是鲁迅和赵树理,从他们的作品中,悟到了很多创作的真谛: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塑造人物,如何把情感、矛盾处理的分寸得当,如何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他所追求的语言是朴素实在、自然流畅而又具有幽默调侃意味的现代文学语言,影响他语言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两个方面的语言资源:一是民间话语,二是古文。无论是读他的小说还是随笔,都体现出这样的语言风格,刘玉堂先生创作的追求融入到了字里行间。
有两点我觉得应该再说说。关于鲁迅对刘玉堂先生的影响是从学语文开始的,他学习了《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祝福》,这些课文把他引入了广袤无垠的文学天地,也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的语文学习,是他走上创作之路的原动力。关于古文的学习,对他影响也颇大。他认为古典文学是巨大的语言宝库,有许多比喻、成语、名言,至今还活在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语言里。学好古文,对我们的写作至关重要,有了它,就不必自卑,不必妄自菲薄。
刘玉堂先生写编辑家周介人,说起当代作家的好小说如数家珍,好像全国范围没有哪一篇稍好一点的东西他没有看过,只有读过这些作品才有发言权,他站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的前沿,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发表了张炜的《夏天的原野》、阿城的《棋王》等优秀作品,引发了现代小说文学技巧的讨论,引发了关于“人文精神寻思”的讨论,是《上海文学》的辉煌时期。
刘玉堂先生写张海迪的学养与才智,写读《生命的追问》的感受:海迪的才智,无疑来自她的博学、阅历、悟性乃至家传。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哲学的硕士学位,又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夜以继日的读书学习,痛苦的经历和感受,人格的强化和完善,才有了作家张海迪,她是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 再次实证了“我们的优点来自于读书”。
“乡村温柔”怎么来的呢,刘玉堂先生认为“用平静的笔触描摹骚动的生活”,作品最注重的是真实的生活,作家靠作品活着,作品靠真实立着,真实靠细节撑着,细节来源于生活。作家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是和他心灵相通的东西,他喜欢写一些美好的事物、温暖的故事、轻松的话题,用一种幽默、揶揄的喜剧手法,来冲淡和超越悲剧。他喜欢马克思的一句话:“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他是一个理想主义、温情主义和乐观主义者。温情是一种品格,他追求这种品格,也是他作品的底色。
《我们的长处或优点》和刘玉堂先生的小说一样,亲切、自然、幽默、明快,通过一些看似琐碎的事例,提炼出能影响读者心灵的东西。用宽厚之心,待人待物,用温柔之心,做人为文。和刘玉堂先生面唔,是因书结缘,今天再读他的书,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乡村温柔”依然。
孙永庆,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发表于《文学自由谈》《散文选刊》《中国教育报》《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 作品多次被《当代散文精品选》《草筐里的秘密(时文精选)》等书刊选载,出版著作有《燕语书林》等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