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文化萃华苑
微刊《心声》第3期同题
《年》征稿公告

刊头题字:沈 鹏
刊中题字:欧阳中石
总 顾 问:赵 仁
总 编:张 俏 林
主 审:柳 明
顾 问:
王意中 刘结根 晏斯林 罗良勇
主 编:李 忠 亚
副 主 编:
杨林琦 刘俊青 李俊峰 俞青松 徐兰英
焦秀芬 汪火炎 刘寒霖 乔维祖 王金平
编 委:
王凌云 邱 彬 张耀翔 王重九 张延杰
李聚生 肖亚军 王成元 曾海光 甄文华
高子太

题 记
年,轻轻地抚摸出生的婴儿,婴儿从蹒跚走向稳健;年,温柔地拥抱少年,少年从青涩走向成熟;年,热情地拍打中年,中年不觉滑入老年;年,无情地推搡老年,老年紧紧抓着时光的尾巴......
年,是寂静的喧嚣;年,是严寒的热烈;年,是四季的开始;年,是岁月的轮回。
年,是历过春花的芬芳、夏日的清凉、斑斓的秋光、雪花的飞扬之后,老母亲站在街头不畏严寒、老父亲蹲在门口抽着旱烟望眼欲穿;年,是走过山高水长、跨过岁月沧桑,有那么多人依然把我们挂在心上。
年,是左邻右舍的欢声笑语;年,是东街西巷的噼里啪啦;年,是家家户户门上的红楹、灯笼和门神;年,是至亲至爱的阖家团圆。
年,是小时候的期待;年,是长大后的无奈。
年,承载了世上最美的路——回家的路!年,盛满了人间最美的祝福——春节祝福!
生命,就象河中朵朵浪花,滴滴水珠,在“年”的记录中存在着、消失着。每个人又在尘世间走过了一年,人生的年轮就这样多了一圈同心圆,沉入心底,透入心脾,入了骨髓,浸入血液,溶进呼吸,在起承转合中,让我们找到了归属。宋代词人杨无咎《双雁儿》词云:“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 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清初诗论家叶燮《迎春》诗曰:“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年,不断地被赋予更多的平仄韵味。
山还是那青山,只是它们都在洗耳恭听白雪皑皑的故事;岸还是那堤岸,只是它们都在静静陪护着柳树的安心驻扎;河还是那小河,只是它的心事暂时被冻结,静候某个时刻的突然开启;路还是那归路,只是有人早早地伫立路口等待着你的归期。琴音悠扬,钟鸣悠远,爱意悠长。我愿打开所有的大门,护送你迎接春天的脚步,祝愿你到达憧憬的未来。
“过年”——每个中国人熟知的字眼,犹如一条长溪,从远古来,到远方去。一个风俗习惯演变成人们心中的定期圣典,充满了欢乐,洋溢着喜庆,彰显着仪式感。让不快在张灯结彩中却步消失,让好运在季节更迭中不期而至,让梦想在辞旧迎新中展翅翱翔......
“无悔平生清似水,一息尚存仍奋求。”在我们即将迈入新的起点、拥抱新的彩霞、踏上新的征程之际,围绕“年”写写自己的感想吧,可以回味,可以畅想,亦可以乘兴咏怀,惟愿:来年,岁月静好!
——张俏林

领 衔:王意中
领衔作品:七律•迎新年
(一)
烟火连天照井闾,春风入户笑颜舒。
喜逢时雨迎新景,忙剪窗花跃彩鱼。
守岁但停红烛暖,辞年莫让玉杯虚。
欲来燕子凭何信,梅柳枝头二月初。
(二)
灯火万家连晓昏,钟鸣天籁唱新元。
三多喜报平安夜,六出祥飞幸福门。
酒入樽中盈笑语,梅妍枝上画春痕。
红尘岁月无穷尽,妩媚江山竞暖暄。

要求:
1.此次社课作品不限体裁,诗(古风须标注)、词、曲、赋、现代诗均可,题目可自拟。诗默认平水韵,词默认词林正韵(标注词体),曲用中原音韵,新韵、诗用新编须标明。
2.投稿格式
绝、律、词、曲须标注清楚。绝、律一联一排。词按阕排。现代诗按行分段排。作品左对齐,中间不得插入空格、空行(现代诗分段时空一行)。使用全角标点符号。
参考格式
关注
七绝•XXX
文/XXX(省市)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关注
卜算子•XXX(XX体)
XXX(省市)
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
3.限于版幅每人最多两首公告发布后新作,一次性投稿。
4.本期1月10日截稿。 1月9日至10日,最后两天集中投稿于国学文化萃华苑。集中收录,平时不收录。
5.投稿时承诺关注微刊(凡在微刊点赞、留评,对微刊进行转发、扩散<以截图为凭>均视为关注)并在稿件左上角注明“关注”字样(视为承诺,且视为投稿,勿须注明“投稿”字样),自微刊本期同题正式发布起二日内未关注者其作品一律下架。格律请自校,收稿后恕不修改。凡不符合格式等要求、不切题、不健康、涉敏感词、犯忌、意境平淡者,恕不收录。
国学文化萃华苑
《心声》编辑部
2020.1.7

声明:本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引用,否则依法追究复制引用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