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的回归与沂蒙新诗简评
作者/王新火
40年前,我还是鲁南山区腹地一个乡下中学的学生。平邑七中坐落在平邑县白参公社山沟里的一个荒凉贫脊小山坡上。尽管那里的环境封闭、落后、贫困,但当时却因为是省重点中学而赫赫有名。这是特定历史的产物。
就是在这样一所距离县城120里崎岖山路的简陋学校中,我开始最早的诗人之梦。
20岁大学毕业后,分到县城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英语老师。过了几年,恋爱、结婚、生子,心思花在工作和培养孩子上。文学之梦,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淡漠,最终彻底消失。与文学和诗歌中断了缘分,这一中断就是30多年。
2019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晨练散步的时候,突然想到再过几年就奔六了,退休之后自己要干些什么,可否为自己晚年生活,找个精神寄托。
于是,想到了三十多年前的爱好:写诗。仿佛朦胧中有一个声音在呼唤,要我回归文学回归诗歌。于是,慢慢开始在朋友圈中写的像诗一样的东西。
暑假里大学同学组织了毕业35周年聚会,地点在沂蒙山。聚会中,和一位好友谈起大学时的文学爱好,他鼓励我拿起笔再续诗歌前缘。
正是由于同学的鼓励,我开始在个文学网站显示投稿。后来,还和爱好文学的朋友共同组建了华夏诗刊,同时还建立华夏诗人写诗团队。
于是,每天采购发诗出刊物,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诗人。也重点推荐像灵川、华灵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近日尤其开心的是,平邑县作协主席韩苏蔚先生邀我加入作协,从而认识了更多沂蒙山的诗人作家。
今日【华夏诗刊】重点关注其中两位诗人并对他们的诗作给予简单赏析。
1⃣️〖沂蒙诗人刘华彬〗笔名文之力。山东临沂平邑人,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诗词创作委员会委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绿风》《诗潮》《中国诗界》《中国散文诗》《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长江诗歌》等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450多首,有二十余首诗作入选多种文学选本。
刘华彬在平邑县南部山区的郑城镇工作。乡镇的工作是基层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方方面面的生活。所以这种工作是非常辛苦,千头万绪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一直坚持从事文学创作,难能可贵。下面是他的三首新诗。
《小寒》中,作者写的是季节和天气,北方腊月本该寒冷的季节,却因暖冬吐出湿气,导致阴雨连绵。寒冬和冰雪的虚伪面具摘落。"吐"字母用的很俏皮。虚伪的面具表明了人对自然力的挑战精神和识别的智慧。最后温暖的江南和粗旷的鲁南,既作地域对比,又是一种时空季节的转换,制造了一种有趣的足够的想象空间。
《流浪的灯火》,题目就有趣,很抓人眼。用倔强的骨头,去敲打月亮,能敲出光明吗?所以诗人还是要在黑暗中摸索。
停留就是死路一条。前行,一路黑暗,一路坎坷,还可能迷失方向,人生需要光明的怎么办?
点亮自己,为自己点亮一盏智慧的心灯,照亮前行的方向和脚下的路。其实这就是人生。
《看海》有实有虚,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从看海,到看不透、看不到。展现出大海的辽阔、苍茫和人生的渺小无奈。可是作者是积极乐观的,他从看海中得到的感悟和境界升华。
所以才能够获得大海的启迪,并用来拓展自己的胸怀和格局,回头去面对生活,来挑战未来,以及人生中所遇到的那些所谓的难题。
作者惯用比喻、象征、对比、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等手法来创造意境,或借物叙事,或借景抒情,或直白和委婉隐晦,皆言情舒志,运用自如,字里行间也暗含或彰显出沂蒙山的胸怀和风骨。
2⃣️〖沂蒙诗人〗朱海蘭,筆名:清荷詩語,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特邀評刊員。作品發表於《詩刊》《星星》《新詩》著名刊物,出版《紅塵拾愛》等文集八部。曾榮獲中國散文學會、山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的「弘揚沂蒙精神」主題文學徵文報告文學類二等獎;《時代文學》十佳詩人獎、年度詩歌、散文獎;第七屆臨沂市「沂蒙文藝獎」等多種獎項。
第一次接触朱海兰,不是她的人,也不是她的诗。而是无意中在网上读到了她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字忘记了,但是情景深刻在脑海中,当时被文章感动了,眼睛都湿润了。
后来微信联系,再后来就约稿,发现她不仅散文写得好,诗写得同样好。其文其诗均为显示其为一位文心巧慧的女子,清荷詩語的笔名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选她的一首新诗简评。巜新年抱着一部诗稿而来》题目就有新意,真是小女子别出心裁。难道新年也是诗人?或者诗人在新年的时候抱出一部诗稿?
诗卷、禅声、迷路的雪花、时光,一连串的词汇把人带入了一种空灵、精致的美的境界中。单纯、善良、聪慧的小女子用自己眼睛去和世界一些细微的思想、片段、人生的故事进行连接。
细腻的笔触在状物、在抒情、在讲述,讲述自然界和人类的故事。狭小的诗行里,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季节、时光、新年、轮回和大自然,也有人生的悲欢离合的感受,有爱与不爱的纠结、痛苦。
这些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些就是我们的时空,我们的世界。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希望希望与生命同在!
那就是三十年前,母亲种下的那颗杨柳,在最早的春天发出的嫩芽。

小寒(外两首)
文/文之力(山东临沂)
在北回归线以北,在鲁南
在腊月,暖冬吐出一口口湿气
阴雨连绵,濯洗着数九寒天
隆冬的凛利与冷峻,被一一
摘下虚伪的面具
此时,雪花高于云天之上
寒风和冰冻止于温度的良善
生病的季节,一直轻烧不退
今日小寒。我最想知道
是谁,把湿暖的江南
搬到了粗犷的鲁南
◇流浪的灯火
文/文之力(山东临沂)
迷茫,艰险,坎坷,磨难
像黑夜里一个个暗礁,玄机重重
倔强的骨头,一路敲打躲藏的月色
我己习惯在未知中摸索前行
裹挟着风雨冰霜,苍茫夜空
给了我满天星子闪闪的盘缠
脚下有风,看不到远方之远
我用肉身照亮自己,也照亮前方
抱着一块石头行走,投石问路
流浪一生,我始终是自已的灯火
◇看 海
文/文之力
在海边,我试图一眼
穿透远方苍茫的蓝色海际线
幻想能够清晰地看到大海尽头
一次次努力投送目光,一次次失败
大海的辽阔和深邃,不仅仅
包容我无法企及的远望和灵魂
还容下我一生所有的眼泪和孤独
以及思想的狭隘和目光的短浅
静听潮起潮落,激荡的涛声
即刻破解生命的每一道难题
人的渺小,恰如海洋的一滴水珠
我想,人生只需看一次大海足够
浩瀚,定会把心胸和格局打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新年抱着一部诗稿而来
文|清荷诗语
诗卷禅声还有那粒迷路的雪花
都没有被时光遗忘
无论它们是走在迷途还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旧时光把它们的故事一一记下
新年的钟声同样把它们请进新的诗页
它们依然如平凡人一样
遇到日子里的悲苦就皱眉叹息一声
遇到小幸福走来
它们会眼睛里写满欣喜
加快脚步开心相迎
四季的轮回里一直落满尘世的烟雨
那些滚烫的心里话都成为故事的伏笔
身体躲不过诺言的刺痛
爱或者不爱谁也无法给谁写下定义
有关实事的真相与故事的结尾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明朗可却没有一个人
主动说出或者点破
就如母亲在三十年前种在屋后的那棵杨柳一般
虽然它看到了许多悲欢离合
却依然会在最早的春天抽出新芽

带着我去远方的远方
作者‖于连江(诗夫)
我是风,梳理着长发飘飞的新娘
让生命的气息充满魅力,肆意的芬芳
走在绵延起伏的白云上
活力的眼眸,妆成妖娆的村庄
我在森林里值班,数着挺拔的白杨
每一个身姿,都有坚实的力量
学着承受年轮蜕变的痛苦
把前世的菊黄小心的收藏
把淡墨的雨季储存成一场秋霜
那一天,哪怕泛滥成滔天的汪洋
任鱼儿误解了我的想法
把岁月的汗水当成老酒快意的品尝
不论红尘经过多少委屈和担当
晨钟,朝气蓬勃俊朗的气场
醒来在每一个北国风光的冬季
轻盈的舞姿,豪气的痴狂
清馨从容,优雅冷静地咀嚼尘世的沧桑
以道御势的轮回,心静无痕的修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那是海纳百川,独钓寒江
绿水的琴声,青山的风景悠长
枫叶细心的渲染每一处善良
额头的皱纹不停地走着
晶莹的身影,带着我去别样的远方
从少年的骏马到莺飞的草场
跟着北斗寻找黎明的方向
你的大山冰清玉洁
我的世界火辣滚烫
你为什么不搭理我的忧伤
我的文字焦急彷徨
你的呼吸宁静如水
我的寂寞相思万丈
2020.01.05
一一一
迎新年
作者:白玉兰
什么都有着开始的,
什么都有着结束的。
日子也一样,过多了,
人们心里总要求着有那么个
新的一天。
谁都盼着新年到来的,
无论成人,无还是孩童。
旧的日子差不多了,
新年的日子也不远了。
此时,
人们心里有了一种高兴,
衣服买新的,
日历翻新的,
新桃换旧符,
甚至连人与人的说话腔调也要改一改了。
那边,
有人打扫着庭院,
这边,有人推走了垃圾。
那边,又是谁割了猪肉,
这边,
又是谁准备了蔬菜。
什么人都在忙着,
工厂里加班加点,
学校里总结成绩,
就连小畈们也在算计手里有了多少钱。
此时,
有人总结着不利的因素,
也有人计划着下年有一个更大收获。
人们的心情就是不一样,
房子买新的,家俱要新的,
为的就是要过一个崭新的年。
往日的集市人山人海,
摩踵擦肩,
来来往往的,
买了东西的,
正买东西的,
为了一个新年,
为了一个喜庆,
说话也要捡好听的说。
为了新年,
有人为孩子买了新书包,
为了新年,
情侣间互赠鲜花。
为了新年,
儿女们为父母买了衣服。
为了新年,
朋友间多了交流。
此时,
有人为了回报新年,
在做着努力,
有人为了索取,
在做着经验教训的总结。
新年快到了,
七十多岁的大妈,
总向人说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练好本领,
准备打仗”嘱托的话,
因为她的三个儿子都是军人。
快到新年了
六十多岁的大叔在念叨着平安旧来这句话,
因为自己的兄弟就要回家团聚了
新年不远了,
人们互相传递着恭贺新年这样一句话。
因为新年总有新气象。
是的,有人为了迎接新年
在准备赞歌,
是的,有人为了新年的到来,
还为孩子量了身高的尺寸。
是的,
有人为了新年
在制作了各式的奖状,
以鼓励该鼓励的人。
新年总是快乐的,
迎接新年也是快乐的!
“大叔你好吗”?
一个不曾说话的邻居这时确有了亲近。
还有的就是人人有了新喜色。
的确,
新年就是春天!
的确,
新年就是未来!
她,至少还是一个梦!
母亲
散文·文/三姐
一
母亲是个普通的乡村妇女,母亲非常节俭而朴素,母亲一生忙忙碌碌,她总是把劳动看的最重要,最光荣。母亲每时每刻都呵护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担心着我们,怕我们冻着,饿着,被人欺负着……
二
母亲是个漂亮的,善于动脑的,什么事都难不到的女强人。
记得我九岁那年,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从此母亲担起了家里的一切责任,重担,父亲离开我们不久,母亲同我们商谈说‘‘娃呀,你父亲在世,生意做的红红火火,你父亲安息了,你父亲的手艺,生意不能停呀,我们哪怕累一点,苦一点也不能停下你们的学业,所以你父亲的手艺我们要继续,生意要做下去’’母亲的一翻话孩儿们都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第二天我同姐姐放学回来看到母亲砍回几根竹子,准备开始动工,母亲吩咐我去煮饭,母亲和姐姐学着破竹条,将竹子破成小条小条的,晚饭后,母亲说‘‘你们先看着我怎么编’’我们只好站在旁边给母亲递些工具什么的,几个小时一个完整的箩筐终于被母亲编好了,虽然手工没有父亲的精致,但是,这是第一次看到母亲模仿着父亲的手艺独立完成的工艺活,母亲笑了,我们兴奋地跳起来了,高呼妈妈真行……
三
后来每天晚上我们都要跟着母亲编筐,编扇,直到深夜才能休息。
每逢周日我和姐姐都要到很远的集市去卖,姐姐担筐我背扇。换回些油盐酱醋,剩余的钱由母亲来保管,日积月累,到过年,钱攒多了,母亲就到集市去给孩子买两斤肉解馋,买回几丈布给孩子们缝新衣服,做新鞋,每当我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服时,我的情绪总是控制不住,眼泪直往下流。
四
母亲是一个平常的人,爱劳动爱孩子,对人宽容,友善,很容易融进人群里,从未跟别人吵过嘴,村里人都喜欢同母亲交谈,母亲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亲戚家遇到不愉快的事,总是请母亲上门解决。为了多挣点工分,母亲做工都是跟着男工一起,在母亲的带动下,我同姐姐每天也去出早工,早工回来才能上学,这样下来,到年底结算家里的收入还不错,还能拿上几个回来,我知道,这是劳动换来的,亲戚家没粮吃了,母亲都要叫他们来拿
五
我们在母亲的呵护下,慢慢长大,都离开了母亲,从那以后一根长长的思念线紧紧相牵,一头是游子一头是母亲。
我在异乡望月亮,母亲在故乡望月亮,时光如流水,转眼就几十个春秋。
就在那年的春节,我乘坐乌市到成都的火车,到了家门口,母亲急忙迎上来接上我的行李包,母亲老多了,头上头发更白了,脸上皱纹增多了,我的心在荡漾,我的泪在流下,我深知,母亲为我们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付出了全部的爱,多年的隔离,母亲的牵挂,母亲的期盼,母亲的心在痛,母亲的泪在流。
愿白发苍苍的母亲长命百岁!
2020年1月5日三姐(尧桂莲)

五律 野味(新韵)
文/ 翰墨百川
野味满山飘,流香也弄娇。
叶风将雀引,花语把蜂招。
追梦江南远,寻情朔北遥。
奈何时日短,心却比天高。
一一一
七律.大北京
醉翁
(新韵)
举世闻名大首都,
沧桑历尽起龙图。
东方屹立雄鸡唱,
西海翻腾巨鹢浮。
古迹遗留铭后代,
新风旅树警屠苏。
牵星揽月天骄聚,
扬尾追鹏骥骏呼。
2020.01.05
一一一
思远亲(一)
七绝·文/三姐(尧桂莲)
风吹秋叶落三尺
山山皆是映红林
缕缕思念盼远亲
泪奔眼眶浸湿衣。
2020年1月三姐于成都
思远亲(二)
五言·文/三姐(尧桂莲)
思亲于冬夜,步入江河来
风吹碧潭水,荡我思远亲
月残星不明,吾亲应未眠
2020年1月4日于成都
盼儿
七绝·文/三姐
桃李开花儿远去
母亲愁肠盼儿归
一盼就到冬雪飞
不知吾儿何时回
思念滚滚似长藤
滴滴泪儿压边枕
2020年1月4日晚于成都

初雪
文/小草吟歌
皑雪纷飞铺满地,
垂枝未见鸟儿栖。
一群麻雀屋檐下,
翠柏苍松头不低。
一一一
无题
文/王炳芳
清茶一杯侃天下
无论大家或小家
君子之交淡如水
酒肉朋友净瞎话
一一一
群聊
涧石
悠闲碰到了
无聊
时光一分一秒
消耗
一声早上好
温馨
黎明能活着
真好
.
《烦》
文/伟光
事多繁,层不断。
刚按平,又起连。
循环复,无终端。
此心生,苦闷现。
性急燥,生厌烦。
怒目对,出秽言。
举止粗,反目现。
事本成,适得反。
果已到,变腐烂。
人欲学,而全散。
烦毒药,烦毒全。
烦为鬼,魂破散。
烦大敌,让你完。
励志者,心志坚。
有耐性,柔韧全。
百不厌,万不烦。
热心肠,笑滿面。
辱和骂,当吃饭。
吵指责,耐不烦。
一意行,一心善。
你行举,天在看。
万烦忍,宏图展。
万烦消,得真善。
万烦无,成明贤。
无烦恼,佛果见。
五蕴空,修练滿。
成正果,到西天。
2020.01.05.
(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