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屋
文/杨惠
每个人都有一所老屋。也许你们的老屋是洋房别院,或者是青砖红墙的小楼,而我的老屋却是在大山深处的三间青瓦木屋。在儿时的记忆中:老屋就是家,那里有亲人有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所在;如皇宫似殿堂般让我依恋。30年前的老屋就已经安装了自来水,并且是私家的,整个村只有我家老屋才有。而今,那口井已经填满了枯枝败叶,自来水管也腐朽不堪了……站在老屋的阶檐上,原来细凿的石板已经失去了儿时的光滑,也看不清当时凿刻的纹路了,墙角的缝隙里的野草,枯了又荣,不知道过了多少个轮回了。思绪透过模糊的双眼,回到了孩童时代:那些夏天的每个傍晚,奶奶就搬一张小木凳,手拿一把破旧的蒲扇,坐在阶檐上。我光着脚丫坐在石板上,伏在奶奶的膝盖上,似懂非懂的听着奶奶讲什么天狗吃月啊,嫦娥奔月的故事。冷不丁的,奶奶会像变戏法一样,在她的膝盖上放上十颗八颗剥壳了的瓜子仁,我用稚嫩的小手一粒一粒的放到嘴里,那叫一个香啊。那个年代基本没有什么零食,甚至我都不知道什么叫零食,当然红苕洋芋除外。
打我记事以来,奶奶就没有牙齿。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牙疼,爷爷说抽烟可以治疗牙疼,结果学会抽烟的奶奶的牙全部掉光了,还有了戒不掉的烟瘾。奶奶抽的是当时农村上好的毛草烟(又叫叶子烟)。经常听奶奶叫我:“三,把我的烟杆老来哦!”(三,是排行第三;老来,就是扛来的意思)。奶奶的那根烟杆比那时的我还高,我基本上都是拖着烟杆去给奶奶的。经常看到奶奶把瓜子仁(偶尔也有核桃仁)卷在烟叶里面一起点燃,觉得很奇怪。奶奶说这才香呢!老屋的每一板每一柱都是爸妈辛勤劳作,没日没夜的建立起来的。柏树柱子,柏树墙壁,还刷过桐油漆,当时在我们村可算是高规格的木瓦房了。而今的老屋破败不堪,屋顶的瓦砾已经破落残缺了,偶尔还有几株狗尾巴草在微风中摇曳。虽然老屋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华丽和生机,但是站在老屋前,除了有些莫名的伤感外,心确是那样的静。毕竟这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世间的尔虞我诈,没有……“三,快点来吃饭了!”邻家娘娘的一声轻唤,让我回过神来。娘娘的那种亲切,那种纯朴,那一声乳名,我再也没法抑制我内心的情感了……
本版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杨惠,艺名南曦,女,土家族,重庆酉阳县人,出生在一个大山沟里,国际注册高级营养师,三级健康管理师,一直从事健康板块工作。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晓渡(安徽诗歌主编)
马俊华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散文编辑:郭凤祥
现代诗歌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诗歌编辑:刘昌斌
古诗词主编:刘昌斌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