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兵的第一顿饺子
作者: 张利
腊八中午,我和老伴吃了顿三鲜馅饺子。吃着吃着我突然乐了,老伴问我你乐啥?我说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在连队吃的第一顿饺子。
可能好多连队吃饺子和我们连队一样,炊事班负责整馅和面,再分到各排各班,在班里包完后,再拿到炊事班去煮。完全是各自为战。
对我来说,吃过猪肉,但没亲手杀过猪。吃过无数次饺子,可从来没自己动手包过。面对闫本发班长的询问:“谁会包饺子?谁会擀饺子皮?”我心里想,那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把馅放在面皮上,再给皮合上捏紧。我响亮的回答:“报告班长,我会包饺子。”同年入伍的新兵陈守光悄悄的告诉我:“你还会包饺子?那活可挺难。我妈教了好长时间,包出的饺子还是那么难看。”我心里暗想,不会那么难吧……。
饭堂里十张饭桌,摆开了十个战场,揉面的,擀皮的,包饺子的,那真是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热闹非凡。都想争上第一锅。你再看那擀皮工具,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小擀面杖不够用,就用大擀面杖擀成一大张面皮,再用圆型的铁盒盖去扣,就成了一样大小的饺子皮。包出的饺子也特别好看。你再看其它桌,有用酒瓶子擀皮的,也有用铁锹把锯下一截当擀面杖。你再看那包出的饺子,有四川型的,有河南型的,也有辽吉黑型的,反正是丑的俊的啥样都有。你要问我包的是啥型的,我遗憾的告诉你,我包的饺子还没成型哪!拿个面皮,也不敢多放馅(多放馅怕包不住)捏住了这头,那头开始往外流汤,再使劲也捏不上了。同志们都说我包的饺子,像海岛上张着嘴的偏口鱼。也有的说像一片树叶。就是形容我包的饺子没有馅光是皮。下到锅里肯定变成了面片儿汤。
有的班饺子出锅了!老兵张海旺赶过去尝一尝,刚吃了两个饺子,回来后悄悄的告诉刘生才排长,他们的饺子馅和咱们的不一样,咱们是猪肉白菜馅的,他们怎么是牛肉馅的?都是一个连的兵,待遇为什么不一样?排长打探得知,那是为回族战友用牛肉包的饺子。总共也没包多少,人家还要找张海旺算帐!
各班饺子陆续包完,可忙坏了燒火的新兵韩正友,灶台上一个劲的在高喊:“饺子下锅了!大火燒!”鼻子两侧都是煤灰的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了一句:“这是最大火了!这是马蹄型回风灶,火再也大不了啦!。”刘生才排长偷偷的告诉二排的几个班长,不要急不要抢,谁煮好了咱尝尝,等到最后轮到咱,别人吃饱全走光。就这样我们听了排长的话,饺子最后一个下锅,也没人赶来要尝尝。对啦,你肯定会问,我包的饺子怎么样?我不好意思地告诉你,那真是一锅面片汤。
这就是我当兵吃的第一顿饺子,今天想想还挺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