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和玛丽亚
一只老波尔羊感慨:
“在过去我们总是担心树后面的狼
你们这代人就没有这样的忧虑了
有苜蓿吃有棚子睡。”
一只小波尔羊抱怨:
“可是你们那时候
男女搭配是合理的
恋爱是自由的
你看现在主家为了省钱
60个姐妹才配给一个约翰逊
可是明摆着他跟我们就是走形式
只有和玛丽亚在一起
他才是真心的”
文本就两段对话,一只老波尔羊的感慨,另一只小波尔羊的抱怨。羊感慨,羊抱怨,移情的写作手法。移情于羊,赋予羊所没有的人类的情感,展示人类自身的情感体验。
按理说,老者更容易陷入回忆,靠回忆过日子,“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恰恰相反,诗中陷入回忆却是小波尔羊。它并没有那样的经历,但因为集体无意识,祖先的生活模式在记忆中的残留,它对往昔有一种直觉,直觉呈现为一个画面:“那时候男女搭配是合理的/恋爱是自由的”,从这个画面,可以看出小波尔羊是有浪漫情怀的。所谓的浪漫就是对一去不复返的田园的惋惜和怀念。“你看现在主家为了省钱/60个姐妹才配给一个约翰逊”,小波尔羊对当下生活的这个态度,可以看出它是多情的。小波尔羊的多情,就是诗人的多情。对诗人来说,多情是必须的。桑塔耶纳说,只有多情才有足够的敏感力,而一个没有敏感力的人很难感受和表达美的价值。除了浪漫,多情,小波尔羊还有抱怨。“可是明摆着他跟我们就是走形式/只有和玛丽亚在一起/他才是真心的”,小波尔羊的抱怨,也可以看成是女权主义的觉醒。封建社会,皇帝三宫六院,男人三妻四妾,当下中国热播宫廷剧,男权社会主导的文化,对女性的偏见,根深蒂固。女性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接受了男权社会文化的一切观念,并习以为常。波伏娃,西方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把女性称为第二性。她认为,除了生理结构不同,她们的社会地位,她们的定位,应该和男人一样。要争取女权,实现男女平等,就必须改良男权社会主导的文化土壤。
反观老波尔羊,“在过去我们总是担心树后面的狼/你们这代人就没有这样的忧虑了/有苜蓿吃有棚子睡”。它觉得当下的生活很美好,足够安全,吃住条件改善。它没有抱怨,只有赞美和感慨。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五大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不同,也就是追求的不同。小波尔羊是有精神追求的,它追求爱,追求平等,不仅仅是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还有对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老波尔羊是实用主义的享乐主义的,它只求物质上生理上的满足。
解构文本可以看出,事实,自然事实,就是一个牧羊场,一群波尔羊,除了种羊约翰逊,和一只名字叫玛丽亚的小母羊,其它都是没有名字的一群母羊。诗,语言艺术,如果仅仅是呈现自然事实,没有深入到人物的心理,这和绘画的传统主义的写实,有什么两样?如果说这个画面是诗意的,它的诗意,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诗意。对客观事实的模仿和再现,照相机一样的画家,照片一样的画,落伍了,已被现代绘画取代。艺术都是相通的,现代绘画,现代诗,要触及心理,要对材料做变形处理,融入形式。现代艺术就是心理,就是想象,就是幻象,就是创造,创造一个和现实不一样的新的世界。口口声声现代后现代,诗写成日记体流水账,岂不是笑话?被客观事实困死了,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绝不是什么现代。
大友
2020.1.2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