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心似火》是张炜2009年出版的一部奇异之书,是以散文、小说、文论诸种文体的综合并用,创作出的一部极具实验性的长篇学术/艺术著作。该作甫一出版即引起热烈反响,并译介海外,至今已出版十余个版本,长销不衰。它既有迷人的叙事,又有深长的思辨,语言精粹隽永,诗性理性并重,感时忧世,属于不可多得的力作。书中论述的“恣与累”,当为新的警世恒言,可唤醒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沉迷与陶醉。闪耀于全书的是一颗晶莹的“芳心”,让我们一起来追怀她、仰望她。
第一章
何为芳心

说到“芳心”,人们会想到可爱的女性,想到少女那颗萌动的爱心。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她那颗心散发出来的芬芳,的确能把一个热恋中的男人熏得踉踉跄跄昏头昏脑。“芳心”似乎真的能够如此,能够让男人陷入某种情境而不能自拔,或幸福得要命或痛苦得要死,让两种情感都达到了一个极致。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是忘我的苦求,这时他即便是九死一生、即便是遭遇了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这种情形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但每一个人都能够想象它,都能够理解它。
只要深深地爱上了一个人,就渴望得到爱的回报。这回报是双方的,彼此之间逐步热烈起来明确起来,也就算水到渠成了,即所谓“赢得了一颗芳心”。既然是这样,那么“芳心”就是少女之心、热恋之心?是男人想象和期待的那颗怦怦跳动的心?两个人,彼此之间,从深情的一瞥到相守一生,白头偕老,这中间还要经过许多阶段、许多变化呢。最初赢得的那颗“心”究竟能够保存多久的芬芳,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是一个奥秘,一个问题。真的,那颗曾经让人死去活来的“芳心”,如果能够在一生中一直这样保存下去,那该是怎样巨大的、相互赐予的幸福啊。这当然是一种最大的人生奢望。一般来说,女子遇到一个足以吸引自己的男子时,就会萌生爱意;反过来也是一样。从开始相识,到产生多多少少的交流,或者以目光,或者以语言,一场恋爱就是这样发生的。这时两个人都会脸红耳热,一听到对方的名字就显得羞色难掩,手足无措的样子。如果在人丛中投来他(她)的目光,一种难以掩饰的慌乱和甜蜜会令其浑身战栗,简直无法支持。如果这段时间两个人不得不分开,那么日思夜想的都是对方:一举一动仿佛都在眼前,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无论相隔多么遥远都无法阻断。最不可思议的是,她(他)的气息甚至也会像她(他)的身姿和面容一样,清晰地、一阵阵地从脸前飘过。这就是爱的气息,它会从远处飘过来,即便是千里万里也遮挡不住。这当然是因为一种极度的思念造成的,是意念和情感反应在鼻腔上的错觉。不过这一来却真的帮我们弄明白了一个词儿、弄明白了它的来源,这就是为什么叫作“芳心”。原来心真的是有气味的,恋爱中的心果真是芬芳的。人们把女子比作花朵,所以惯常也就将“芳心”专门用在女子身上。其实无论男女,只要陷入深爱的时刻,那颗心都会是芳香四溢的。这不会有什么异议。年长的人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年少,常常会停留在一些恋爱的场景中。他们一辈子经历了多少事情,忘掉了多少事情,可是唯有那些热恋的情景总也忘不掉。一切都清清楚楚。那时候一颗心都快跳出来了,月光下、树林中,默默相视、欲言又止,是这样的一些时刻。再接下去,就是更具体的交流了,是一切更加明了之后的一些故事,是彼此终于走到了一起、结合在一起。长期积存在心中的爱火就此剧烈地燃烧起来。由于每个人积存的数量不同,燃烧的时间也不同。但无论烧得多么持久多么激烈,最终还是要一点一点冷却下来。对许多人来说,的确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只要有燃烧就会有灰烬,有熄灭的时候。有人说灰烬下面是火种,说不定一阵风吹过,还会重新燃起一点火苗。是这样的,但像最初那样剧烈的、熊熊燃烧的情状大概不可能再有了。

《托尔斯泰传》上记载,八十高龄的老人因为与夫人见解不同脾气不合,曾经不停地吵嘴,有时竟然吵得厉害,两人一连许多天互不搭理,就这样一直僵持下去。托翁比夫人大很多岁,像是一位兄长兼父亲一样的角色吧,对夫人还是不能迁让。可是有一天半夜老人实在忍不下去了,就敲开了妻子的门,一推门就道歉、赔不是。他说自己这天晚上想起了两个人初恋时的种种场景,直说得热泪滚滚,紧紧抱住了自己的老伴。这一夜,老人似乎又嗅到了当年的芬芳,虽然这气味可能稍纵即息,但这已经足以让他满脸珠泪地去敲妻子的门了。我们可以想见,所谓的“芳心”,就是从爱意刚刚萌发的一刻、直到两相吸引剧烈燃烧之前,这中间的一个时段。它可以很短促,也可以很漫长。有人可能问,它真的会很漫长吗?在获得这个答案之前,我们不妨先做一个理性的推导,把心想象成一种可燃物:它的芬芳,是因为虽然几次接近了燃点,却终于没有呼呼燃烧起来。可见这需要多么高的控制力。然而这是可能的、必要的吗?我们都知道,在两颗心的熊熊燃烧之前,正是生命的一种特殊阶段。而处在这个阶段的生命是最幸福,也是最有张力和创造力的。这其中蕴含了一种莫名的、无穷的力量,以至于在想象中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人的一生中最有光彩最难遗忘的一个阶段。芳心是温文的,却孕育和积蓄了人世间最大的热量。为了表达这炽烈这热量,这种种的蕴藏,每每要发生一些连当事人都为之震惊的事情。这会儿将激发出多少歌唱多少眼泪,多少奔跑多少呼求,无边的相诉,彻夜无眠,连笨拙口讷的人都变成了诗人。用鲜花来比喻爱人之心真是准确极了。花蕾初绽,花开花败,真像人的一生。它从含苞欲放再到绚丽的“怒放”,终于走到了自己的顶点。最后就是缓缓地凋谢,是落英缤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