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之道
禹琴/黑龙江
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对教师地位尊崇。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对教师责任的认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品格的认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这是对教师德行的高度评价。闭上眼睛,脑海里勾勒出我们心中的教师形象,带着补丁的长衫大褂,一副腿上缠着丝线的老花镜,木制黑板上那工整的文字,亦或是鬓染霜花的慈母,课堂上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油灯下那微锁的双眉或者是笑开的皱纹。

教师这个职业为什么会受到尊重,是因为他们抗的住金钱的诱惑,耐得住枯燥与寂寞,懂得责任与担当。教师虽然没有入职宣誓,可是当从教的第一天站在讲堂上那一刻起,望着那一双双干净的,充满渴望的眼睛,你就把一份责任扛在了肩上。所以你甘愿做一只蜡烛,照亮他们的心窗,甘愿做一个园丁,修剪他们多余的枝叉与矫正拔节的方向,让他们长成栋梁。你懂得只有摆正你手中的每一块转,国家的大厦才能牢固辉煌。所以你不屑高官厚禄的诱惑,乐享满园桃李的芬芳。你视金钱如粪土,笑看弟子三千各展所长。

一个民族是否强大,取决你把教育放在什么位置上,对于一个教师的考量,看你是不是值得尊敬,看你是否敬业。如果教师都梦想开豪车住豪宅,那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安贫致教是本分,教书育人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