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儿
文/董妮
感觉总是追不上时间的步伐,转眼间又是年终岁尾,仿佛空气中都飘散着浓浓的年味儿,为素淡的日子添加祥和的气氛和愉悦的心情。
买新衣新帽,大街小巷,超市商场,乡村里的大集,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沸腾的,摩肩接踵的人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秋天的收获中走来,从瑞雪飘飘的世界走来,从瑞雪兆丰年的期盼中走来。

还是喜欢去农村的大集逛逛,熟识的父老乡亲,儿时的玩伴,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孩子们手里捧着棉花糖,对孩子们来说应该是甜蜜的节日吧,兜里揣满了糖果,牵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衣襟,在这个时候撒娇是管用的,一般的情况下 大人都会答应孩子的要求,嘴上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过年了,大人高兴,孩子们也高兴吧,买就买了吧!每当听到这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大人们以温暖的爱撑起的云空下快乐的飞翔。

等快过小年的时候,我也要开始忙碌,自家腌的酸菜,调上肉馅,包上几锅饺子,放冰箱里一部分,为正月的时候来拜年的客人准备的,基本上年年如此,累并快乐着。在这个时候,仿佛整个楼区都在奏响着剁馅儿的叮叮当当的交响。
春联小心翼翼的保管好,哪一幅是贴大门的,哪一幅是贴卧室的,都在心里记着,等到大年三十儿早上的时候,将春联贴在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门上,金灿灿的大字,还有红红的福字,充盈着对幸福生活美好的向往,仿佛只要多看几眼,平安吉祥就会加倍一样。

扫去旧岁的尘土,温馨的家窗明几净,窗台上的四季红次第开放着,粉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花瓣上的水珠将幸福的心田浇灌 ,仿佛那叶都特别的翠绿,香蕊里是否会藏着春天的气息呢。
看着一尘不染的家,倒上一杯果汁,坐在窗台旁,脑海突然浮现儿时过年的影像。

好怀念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时光,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年味儿特别浓,东西院的邻居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忙包饺子,那个时候没有几家有冰箱的,将包好的饺子放在外面冻一冻,然后再拿进屋,放在北面放杂物的小屋的窗台上,那间小屋就像天然的冷库,饺子被冻得硬邦邦的,可以储存好久呢。

那时的我无忧无虑,穿着妈妈为我织的新毛衣,穿着新棉袄,和邻家的哥哥姐姐们在一起玩,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好吃的东西,所以过年对我来说,是对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简直就像在天堂里生活一样,去大叔家,大娘家,远亲的爷爷奶奶家,我们这些小孩儿没少吃长辈们分给我们的糖果,他们平时都不舍得吃,对我们却是那样的大方。

三十晚上最热闹啦!窗外礼花满天,邻家的哥哥们在我眼中个个都是勇敢的男子汉,鞭炮瞬间点燃,吓得我只能在屋子里边看,捂着耳朵看着那鞭炮瞬间化作一团火球,震耳欲聋的响声至今还回荡在耳畔。
记得很清楚,在那个寒冷却充满温馨的冬天,也是在过年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在放鞭炮的时候,不小心将邻家的柴垛点燃了,好几千捆的玉米秆,火光冲天,那些大哥哥们和长辈们开始救火 ,说是救火,确切的说是救玉米秆,因为几家的柴垛是挨着的,拼命的将没有烧着的柴垛与正在燃烧的柴垛分开。等火灭了,再看看大人和孩子们的脸,就像抹了巧克力粉似的,但是没有人责骂,因为知道没有人是故意这样做的,再加上是过年,当时焦急的心绪仿佛瞬间被节日的氛围所抚慰。

在楼房里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可不知为什么,藏在记忆深处童年的时光永远都是最美的,童年的春节年味更足,因为有亲如一家的邻里,在那个小镇里 ,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吃着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可口的饭菜,拜年的时候还能收到压岁钱,尽管不是很多,可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已经算是巨款了。
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对于已经步入中年的我来说,没有什么比与家人在一起更幸福的事情了,与家人围坐一起,说着过去的年,谈着对未来的希望,还有对即将挥别的当下的不舍与留恋,万千感慨在其中。
今年的除夕夜,我仍旧充满期待,欢乐的笑脸诠释着其乐融融,已备好团圆的酒樽,做一桌美味佳肴,和家人共举杯,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2019年12月29日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