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一种衣服永远不要穿
●吴万哲

早上起来扔垃圾,楼门前垃圾筒又堆满了一些衣服。门卫大爷说:新新的衣服,天天这么扔,收拾不急么。
想那些年,物资匮乏,人们大多“六月野狐一张皮”。富裕人家,顶多有个冬装,许多穷人,往往寒冷来了,单衣里塞一把棉花,当冬衣;春来了,又掏了棉絮,当单衣穿。即便穿成烂片片,还有大用,做成千层底的布鞋,结实,耐用。从没见人有扔衣服的人。
现今,物质极大丰盈,户户人家大衣小柜,塞满了衣服。就这,还日日商场逛,快递呜儿呜儿送,家家户户,如成衣店铺。男士虽换得勤些,却不那么眼花缭乱。女士则不同。“女人永远缺少一件衣服”。尽管衣柜塞得炸开了门,要出门,三翻六拣,穿衣镜前转了十八圈,还是找不到一件可心的,便又向商场跑,网上搜。如果哪里服装展销,瞧瞧,乌泱泱全是一拨拨小美女、老美女,不小不老的资深美女。可许多时候,刚一买回家,兴趣转移,要么弃之一边,要么又扔掉了。
时代日日新,兴趣时时变,衣饰永远跟不上心情的变化。
人一生到底该有多少套衣服?

先从保暖层面讲。年分四季,季分24节。寒来暑往,冬去春还,三套足矣。是谓:春秋装,夏凉装,冬暖装。考虑夏的特殊,春秋之早凉晚热不均,区分一下长的,短的,薄的,厚的,七八身,十来身,足够。
再从职业讲。人分九等,业分百行(据说已经几千行了),但穿衣上不外“正、闲”二装。
正装,外国人叫“礼服”,公众场合才着。上班了,开会了,会客了,应考了,一身正装,人便帅帅起来,颜值也陡增千万。夏日长袖短衫,要束于西裤,其余季节西装革履,也就风度翩翩了。
现今衣饰,女子现大都不系了腰带,衫儿不可束于裤下,否则有“宽衣解带”色诱之嫌;喜欢裙装者,长短宜适中,更不可误将短裙着为短裤,令白格生生的长腿在卷烟纸似的裤裤下晃荡,有失女士之风雅。标志服、职业装的着装,国家有着严格的规定,有时连风纪扣也要码得严丝合缝,照章办事即可。

休闲装,有领无袖的,有袖无领的,长袍马褂的,斜头拐角的,七皱八折的,奇形怪状,五花八门。款式多,色泽众。衣服多得没处放,都是因为“休闲”二字惹得祸。既然是“休”,既然是“闲”,五花八门也就不足为奇。但要穿对场合。看新闻报道,许多女孩出事,固然与犯罪分子存心不良有关,但也无不与“露肉透”的着装有关。
衣,能增人颜色,也能诱男人荷尔蒙,女子,特别年轻女子着装当慎。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件事:一次给大学生培训公考、事考,讲到着装礼仪,告诉他们考试可“休闲”,但面试一定得“正装”。有人问我啥是“正装”?我说你晚上回去,打开电视台,看看正点新闻,台台上的人们怎样着装,你怎么着就成。
衣,从遮羞,温度,保温,到个性,风度,美饰,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时代风云的一种真实记录。
有道是,人生如戏。有多少戏文,就买多少套衣饰。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裘皮狐貂狸子毛,真丝软缎金缕衣,是一种风度;“别看我身上穿得烂,腰里别着800万”,也是一种态度。但有“两条基本原则”:男重款式女重色,男士少而精,女人杂而新,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万莫可天天买,天天扔,现在是刺激消费的时代,咱就不说“勤俭节约”的上往年话了,但徒给门卫大爷和环卫工人增加了负担,也当记记。
不过,有一种衣服永远不要买,也不要穿的好,那就是“囚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