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智(四川德阳)
我倚着玻璃窗站着,目光停留在窗外云层深处。
是追忆,是怀恋,还是痛悔。我无法说清楚。
季节的召唤。秋叶要离开树枝。独自在秋风中飘零。昔日的形影不离,相偎相依。知道叶儿要走了,丰满的树枝日渐消瘦,觉得不舍。
秋季的天空也变得伤感,洒下绵绵秋雨为秋叶送行。
也把我带进了往日的回忆。
我的童年时代是和汉卿村那两座大杂院和那弯弯拐拐的胡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降生,我就闻到浓厚的泥土气息。尔后,在泥土里滚,泥土里爬,泥土里长大。
和泥土疙瘩般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学,一起在大里放牛,在小溪里捉鱼虾。
走出校园,步入艰难人生。因为贫穷。于是有了写作的渴望。因为丑,所以想活得漂亮。
我七个月就出生了,是个早产儿,从小瘦弱。父母因此对我很疼爱。也养成了我的懦弱,与前半生幸福擦肩而过。
虽然懦弱。但我很善良。我不贪心,只想有个爱我和我爱的人,有个孩子,有个家。仅此而已。
我的善良并没有帮我找到我要的幸福。反而被爱火烫得遍体鳞伤。一碰就会疼,掀开就会滴血。
我可以忍受劳累,忍受饥饿。但承受不了一段没有爱的婚姻带来的痛苦。
还没品出幸福的味,就陷入了生活的沼泽地。
我变得消沉。一个人背着行囊,远离了家乡。
很多有理想的年青人出外闯荡,希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北漂。
而我,仅仅是为了活着。在黑夜与白昼之间穿梭。从一座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我也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漂泊。
直到有一天,我在视频里看见父母的白发。我才意识到我不能在懦弱了。我开始害怕,恐惧。
现在有父母,我还是儿子,还有家。要是父母不在了,我是什么?家在哪里?归宿又在哪里?
我开始想自己以后老了该怎么过?是一个人在乡下老家独守寂寞和孤独。还是到敬老院去一群人终老。
我想起徐志摩有这样一句诗:我悄悄地来,如我悄悄地去,带不走一丝云彩。
季节的交替,生死的轮回。没有谁能改变这个自然归律。
人的生命正如那片飘落的叶子,在空中经过无数轮转,最后才尘埃落定。宛如人老去,要喝一碗孟婆汤,走一回奈何桥。
当季节回归的时候,叶子又回到树枝的身旁。依然是那么绿。
而我,在这个深秋,等待爱的到来。
于丁酉年秋季夜晚
《救救我的大哥和大嫂》
作者:王德智
四年前的初春,刚过完大年。我和大哥便告别父母家人,踏上了去新疆喀什打工的旅程。
刚到喀什没几天。还没找到工作,就从老家传来嫂子生病的消息。
大哥又风风火火的从喀什乘飞机回到四川老家。
屋漏偏逢连夜雨。嫂子的病经证实为尿毒症。这对于一个在外打工养家的男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当亲人得知这个消息,都泪如雨下。嫂子才四十多岁,正是青春年华。却要去承受病魔的摧残。
四年来,嫂子一直靠透吸血液维持生命。可费用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又还有一个儿子,正在上大学。
家里还有一个长期吃药的老母亲。
大哥为了给嫂子治病,供孩子上学。他没有放弃过能挣钱的机会。他总是风里来,雨里去。
无论有多苦,有多累!他都不能偷懒。因为他肩上一边扛着妻子,一边扛着儿子。这是他养家的责任。
不管前面路上有多泥泞,有多坎坷!他都不能停下。
妻子要靠他挣钱活命,儿子要靠他挣钱上学。
不管有多辛苦,有多难过!他都得受着,忍着。他得撑起那个家。
如果他倒了,妻子的命就没了,儿子就没娘了,家就散了。
四年了,他担起了照顾妻子的责任,也担起了养儿子的责任!
为了嫂子能活下来,为了儿子有母亲,为了这个家能完整!
大哥一直在风雨中漂泊着。
于丁酉年10月28日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