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1967年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中兄弟四人,唯有王成先天体弱,为强身健体,王成与武术结缘。1987年,20岁的王成在与人比武中遭受重伤,从此,这个当时凭借出版《武术百功》和《王成诗选》二本书在文体常规层面小有成就,在战略价值上毫无建树的普通青年,踏上了一条别样的人生道路。在20岁那年,他便萌发了创建搏联的最初构想。1989年,他再用2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万余字的论文《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创建搏联科学体系》。
1995年,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王成创办了个人主办、个人姓名命名报名、个人体育成就为报纸内容的内部小报《王成搏击导报》,他以此报向外界宣传搏联,争取更大的理解支持。但由于王成先天就体质差,加之亲友反对、借款自费与外联编务等操劳,接连晕倒多次,前后多次住院治疗。然而在信念的支撑下,王成一次次站了起来。到2019年底,搏联支持者已遍及全国各地和世界部分国家。在这些支持者中,有怀疑、有担心、有建议,更多的是理解和鼓励。其中,在1995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主要负责人伍绍祖、李梦华、魏纪中等人分别就搏联认识成果和实干举措作了重要批示,李梦华、徐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张耀庭(中国武术协会主席)还对搏联价值给予了特别评价。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多次致函王成在政策法规上作了说明与指导。
1996年3月,当王成向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介绍搏联情况后,安书记对此创见很关注,随后,陕西省体育总会发布的《关于王成同志成立世界性搏联组织的调查情况》一文明确指出:成立世界级搏联组织,可先行宣传后酝酿为好。王成经过多年自费的公益宣传,使搏联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支持,《今日中国论坛》杂志、《搏击》杂志、《三秦都市报》、《渭南日报》等媒体均以不同形式做了报道。太原市体育学科带头人王金玉、英国拳击家乔治•威尔金森以及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游玄德、王培琨、李紫剑、孙豹隐、谭大江、王西安、宋义祥、蒋剑、李诚、安在峰、董子红等等都对搏联创见表示了首肯。
王成首倡提出:以中国名义率先在全球发起和组织创建全新的大型世界级体育组织“世界搏击运动联合会”(简称搏联)。旨在把国际拳击联合会、国际柔道联合会、国际武术联合会等所有国际性搏击运动组织融为一体,形成国际单项搏击运动团体之间的联合组织。以利于世界范围内各流派搏击运动之间的团结、交流、借鉴与共同提高。并通过搏联的相关活动促进世界的正义、和平与发展。
王成的观点是:应先掌握唯物的可知论和实践论,以便敢于从过去的经验、现有的结论、原有的学科见解中超脱出来,站到如当年顾拜旦创建国际奥委会组织那样的起点和高度上去研究世界,了解中国,发展体育。突破性的提高中国体育在全球战略上创新发展的决策、投资与合作水平,如此大智大勇的认知与执行,中国一定能为世界体坛做出重大的贡献。
体育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站在全球体育战略创新发展的高峰看。王成首倡创建搏联的作用还可以提升中国武术、中国体育及国家形象崭新的威望和美誉度。同时,按国际惯例,便于将搏联总部设在发起国,这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搏击运动、经济和文化的创新发展大有裨益,也将大幅度提升中国和全球搏击运动的国际地位。
(杨发兴,男,1971年生,网名北尘。陕西省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文章见于《人民日报客户端》、《文化艺术报》、《陕西农村报》、《青海湖》等报刊)
(来源:西府新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