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音频小说连播第四章《巴彦高勒.第四节》安群诵读 学校的生活,使我渐渐的适应了这样的气候,也知道如何应对它了。可是偏偏又让我碰到了一回超强的沙暴。那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一次经历,九月头几天入了伏,天气干热干热的,都说“不进暑伏天,再热不算完。”星期日,有几封信我要寄出去,自己信步走向老磴口县的旧街。这个旧街离学校也就五六里地,我很快的就办完了事情,转过身来快步返回学校。正走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路上,一大片乌黑的云彩不知从那里钻了出来,当时我还心想:“看这天阴的,大概是要下雨了吧···。”巴彦高勒一年降雨量大概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降水也集中在六至九月。没想到瞬间一个大沙暴就来到了身边。狂风席卷着飞沙走石所向无敌地横扫着眼前的一切。我已经有了经验,把外衣从后面卷起来,护着脑袋,倒着身子顶着狂风慢慢地挪着。忽然我的身边有了动静,擦着身子过去了一个头戴绿色头巾的中年妇女,抱着个孩子,她的孩子在脸上档着一块纸板,在狂风的推动下,向前小跑着。我并没有在意,因为我们走的是相反方向。几分钟之后,天昏地暗中追过来刚才抱着孩子的女人,她递给我一张半尺大小的纸板,(就是做纸箱的纸板)扭身就走了。女人抱着五六岁的孩子,两只小手拿着半张纸板兜在女人的后脑勺上,替妈妈抵挡飞来的沙石。她们被风吹得站不住,左右摇晃着一溜小跑地向前去了。我有了这块纸板垫在脖子上,后脑勺就不会被石块击中了,大约十几分钟,沙暴刮了过去,我也回到了学校。晚饭开了,大家说着刚才的沙暴,同学们从我拿着的纸板上拓下五六个鸡蛋大的印迹,一个高年级同学说:“你小子真聪明,还懂得用纸板挡一下,就看这鸡蛋大的印迹,那石头没把你砸昏,算你便宜呢。”我一下想起了路上带着孩子的女人,“哎呀,她们···,”我饭也顾不上吃了,放下碗筷就向学校外面跑去。一路上,我看着前面,走了老远也没有碰到人。心里庆幸着:“好了,没有事就好。”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地上有一小摊血迹,“这是谁的···怎么办?”我又跑到旧区去问,谁也没见到受伤的人,也不知道带孩子妇女的去向。“那是谁的血迹?她和孩子没有受伤吧?”在回去的路上我想着无数个答案,“肯定大婶儿和孩子没有事,应该已经到家了。”时间一晃过去五十年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总要反复地问自己:“半尺大小的纸板,它代表的价值你知道吗?”(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