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中国的最后70年发生了几件大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一举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出现。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署了与英、法、俄、美的《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日中爆发甲午战争: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它发生在1899年秋—1900年9月7日,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1月1日即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这其中有政治方面彻底的共和革命派(初期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也有革命派收编的立宪派和君主立宪派人士。当时清朝军队有两支,一支是南方湖北新军,一支是北方天津新军,这两支队伍袁世凯是真正的老板。最后孙中山以大局为重让度总统大位通过袁世凯逼清廷退位,彻底清朝玩完。虽然袁世凯后来倒行逆施,逆潮流而动不得人心,但革命洪流滚滚而来。正因为这样,才有二次革命,才有北伐,才有共产党出现,共产党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发生的无数大大小小事件历史的必然,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出现的最闪耀、最亮堂的一颗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