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只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上句话,下一句才是精华所在,却鲜为人知。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上句话它听起来给人一种消极的感觉,但是却不能否认有些还是比较在理的。“老人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都多”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见识比年轻人要丰富的多,自然也比我们老练,所以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俗语就有它存在的意义。相信大家都听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对于它的下半句才是精华所在,却鲜为人知,下一句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这句话有一个历史典故,同时出自于《论语》一书,众所周知,战国时期虽然是一个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的时期,同时期间也涌现出来不少大人物,其中以提出仁爱思想的孔子为代表。作为一个圣人,孔子也是桃李遍天下,子夏和司马牛就是孔子其中的两个学生,两人性格截然相反,司马牛为人比较容易有负面情绪,子夏非常积极。
当时的子夏已经小有名气,因为他的博学多识,从而受到不少人的关注,相比起来司马牛就显得失意了许多。不仅没有他那样的才学,更是没有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兄弟(因为他是个当时的留学生),一天,他暗自神伤,并发出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感慨。言外之意就是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强求不来,如此消极的言论被子夏听到了,于是子夏就开始开导他了。
而这句话的下半句正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儿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于子夏之口,意在告诉他:人,生来尽管都有各自的造化,起点不同,我们也没有办法选择。但是此后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若是真君子则应该努力提升自己,改变我们的行为。当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之后,如何还会为有没有朋友而感到发愁呢?天下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这番话令司马牛幡然醒悟,原来一直以来是自己太过自怨自艾,人应该懂得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在认识到不足之后还继续抱怨。这个故事在《论语》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君子敬而无失,当你做好分内之事,且对待事情严肃又认真,与他人在交往上真诚相待,不做背叛朋友的事情,合乎礼仪,而不是一味的恭维对方。如此一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要忧愁,更无需日日为没有朋友而惶恐不安,做到问心无愧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