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布衣(陕西洛南)||漫话对联
原创: WENYOUHUI 洛南文友汇 今天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与诗词曲赋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崇高的美学价值。但又是诗词曲赋及其它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针对性和深刻的寓教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独立的文学形式,对联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晋代已有了应对的形式,直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五代时期的春联及其它门联已开始普及和广泛应用。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 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它从五代十国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在逢年过节时,就会在大门的两边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萘” 和“郁垒” 的名字,用于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呐余庆,佳节号长春。” 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在除夕前都必须写一副春联贴在门上,他亲自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墨客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建国以来,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也传入了越南、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都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来说较诗更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要有较高的语言概况能力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形神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的精神感受。
对联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春联、贺联、挽联、题赠联、中堂联、行业用联等。
按艺术特点分类,可分为:叠字联、复字联、顶真联、嵌字联、拆字联、音韵联、谐趣联、回文联等。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对联呢?对联都有那些规则呢?对联看似简单,其实它比诗词曲赋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类,对联有着严格的结构模式和艺术标准,通过平仄、对仗、词性、意境和上下句文字对称的艺术形式,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意趣。即可以抒情、言志、咏物、论事、记史;也可以褒歌盛世,针贬时弊,资政鉴人。并通过和谐的声韵,铿锵的节奏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中国楹联学会是中国最权威、最高级别的楹联学术研究机构和组织领导机构。学会集中组织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其中最基本的规则有六条,俗称对联六要素。
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
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反。
第六条: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关于其它联律规则,内容较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希望以上“漫话”,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另附:近年来笔者公开发表的一小部分应征联,有些已被名胜景点刻勒悬挂或入编典籍。现摘录如下,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一、题赠联
题西岳华山
一道斜阳照碧水
半钩残月吻苍峰
幽谷有泉皆吐玉
莲峰无处不成诗
泉水深处捞明月
华峰顶端扫白云
坐缆车登华峰看日出日落
爬索道攀天梯望云卷云舒
华峰刺青天,白云作伴,群仙毕至
渭水邀明月,星汉为朋,清风徐来
题扶风法门寺
普度茫茫人海
皈依浩浩法门
祥云法雨施甘露
紫气灵光护众生
题延安
延安圣地功昭日月
华夏龙人志壮山河
巍巍宝塔英明不朽
滚滚延河浩气长存
题长安香积寺
紫气灵光,普照茫茫人海
祥云法雨,荡涤浩浩乾坤
题西安兴庆公园
绿草如茵春光永驻
湖平若镜明月长留
题西安革命公园
保家卫国,英雄儿女万民敬
克敌除奸,革命英贤百世芳
题安康瀛湖
娇柔俊秀瀛湖水
挺拔阳刚天柱山
题柏峪寺罗汉洞
祥云法雨施甘露
紫气灵光济慈航
披星戴月访罗汉
涉水拔山寻仙踪
蒙蒙仙洞居罗汉
滚滚洛河洗俗尘
巍巍仙洞,集纳芸芸民众
滚滚洛河,洗涤浩浩乾坤
滚滚洛河,刷净土,耀灵光,洗涤浩浩尘世
巍巍仙洞,纳祥云,吐紫气,聚集芸芸众生
题柏峪寺崔塬吊桥
吊桥架南北,崎岖成大道
百姓度春秋,旧貌换新颜
载轻负重,喜看旧容换新貌
接北连南,笑传天堑变通途
题路遥
悠悠赤子情切
漫漫人生路遥
铁笔金石写平凡世界
琴心剑胆铸辉煌人生
题贾平凹
艺海平顺,纳古今学术
丑石粗凹,凝天地精华
题李志全、张翠芳夫妇
德高望重,撰联作词列锦绣
志大才全,泼墨涂彩如云烟
志大才全,诗词书画立时即就
心灵手巧,翠竹芳花着纸而成
题《中国楹联报》出版五百期
传承十六年,出刊五百期,期期楹报凝血汗
上下连三代,颉句万千副,副副联坛铸华章
题陕西亚美厚德置业有限公司(明月居、清和苑小区)
重担肩上挑,誉满清和苑
高楼手中起,情系明月居
纵观洛州大地,千山锦绣,万木争荣
喜看亚美厚德,清和温馨,明月璀璨
二、行业用联
商业用联
紫白红黄五色备
棉麻毛葛四时宜
问生意如何?销路宽财源广
看世情怎样?人民富国家强
巧手剪裁,汇集南织北绣
精心缝制,温暖四面八方
摆摊设点,文明待客,休闲我生计小
串巷走街,礼貌经商,可解君不时需
政法机关用联
一身正气,安良除暴兴百业
两袖清风,反腐倡廉铸千秋
刚正清廉,执法有据惩奸恶
光明磊落,铁面无私镇妖魔
三、畅怀遣兴联
读书莫道寒窗冷
作画方知墨韵香
松间明月千里满
竹里清泉百道飞
寒夜月斜松风冷
清晨风散梅花香
以书作友文章通四海
与德为邻朋友满三秦
2019年12月22日
作者简介:
上洛布衣:原名:张斌,1966年8月出生,洛南县柏峪寺镇人,一个蜗居于城市的农民工,喜书法绘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现为:中国通俗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洛南县仓颉文化研究会会员等,作品多有获奖、入集、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