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能耐,就是能力和耐力!能力决定了一件事有没有可能做成,耐力决定了一件事有没有可能持续!
2019年的第352天!早安!”
这是每天早晨5点半,实验高中全体教师都会收到的早安心语。
这是胡国锋老师送出的第1540次早安心语。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在1540天的早晨,风雨无阻,准时送达。
“我想试试,到底能坚持几天。”“将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胡国锋老师如是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胡老师,一起去聆听他的班级管理经验。

胡国锋,实验高中语文教师,洛阳市优秀班主任,汝阳县优秀班主任。曾荣获洛阳市优质课讲赛一等奖,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文艺全才的胡老师亦是实高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策划人之一。在所有的荣誉中,最让他感动的是年度班级颁奖典礼中,学生们给他颁发的“中国好教师”证书。因为,孩子们在上面郑重写到:“有效期:永远!”
管理要有标准,心中要有标杆
管理是班级永恒不变的主题,班主任每天都走在抓管理的路上。一旦当上班主任,这一年都要为班级发展焦虑,为班级管理奔波。管理是班级永远需要的,是班级维持竞争力的来源,是不可复制的力量。管理不可复制,但可以训练。

没有标准的管理,就是一种无效管理。大部分管理者80%的时间都在做着无效管理。原因就是管理没有标准。以我们的班级管理为例,每一方面都应该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检验工作是否合格,是否有效的基准。比如卫生方面,总的标准是四个字:干净、整齐。干净就是地面无垃圾,卫生无死角。整齐就是物品摆放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激情读书时,我们的标准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头要正,颈要直,双手拿书,两眼平视,声音洪亮。两操跑步的时候,我们的标准是步调一致,排面整齐,口号响亮。自习课的标准就是一言不发。有了标准,做不到,那也是无效管理。

心中要有标杆,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前提。衡水二中的跑操,号称“天下第一操”。这个“天下第一”就是行业的标杆。我们要有标杆意识,要向标杆学习,找差距,找方法,力求追赶。如果没有标杆,那就自己树立标杆,努力把自己的工作打造成行业标杆。他们是天下第一操,咱们先定个小目标,可以做实高第一操,再做汝阳第一操,然后河南第一操。有了标准,有了标杆,我们就会自我要求。在我们实高,学校经常强调,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按照第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把文化管理作为我们的终极追求,是管理班级的核心部分。管理有四个层次:管事——管人——管制度——管文化。大部分的班级管理已经做到了第三层级,就是用制度来管人。但是要想升级到最高层级,就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因为文化管理,最内涵,最隐性,最用情,最核心,也最难以被取代。很多学校都去学习衡水中学,可是学习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就是因为,衡水中学的管理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而文化管理又是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

这些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几十年的坚持和努力浸润而成。每个学校的文化背后,都有着多种因素的积累,忽视了其中任何环节,而单纯去要求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就是许多管理者学而不得的原因。关于文化,我觉得梁晓声的解读最为贴切: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不就是我们做人和管理班级的标准吗?
总之,班级管理要想收效良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探索。我会和我所带的班级一起努力,不断完善班级管理,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能如春般灿烂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