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香荣州曲》
作者 义仁
双狮朝禅雀,诗书香佛经。
圣纳天下士,度步落墨泉。
仰看荣州色,嫩芽启沉思。
贤读罗文谟,乐意王汶卷。

罗文谟艺术馆,建于二O 一六年。进入艺术馆,一股浓浓的书香墨味扑鼻而至,遗风古韵和时代的书卷布满视线。大门口那两尊金狮与荣县白雀禅寺以守护朝拜之势,体现岀贵馆历史的厚度。艺术馆与荣县大佛相依伴。有“虽斯人已逝,却后继有贤人”的王汶老师的一首《狮子山墨曲》:“静盦倚白雀,书乡福地传。圣贤北溪碑,香宋笑王痒。五陵三荣色,双清继文墨。傲骨罗梅花,插笔白塔南。”罗文谟艺术馆必成为继荣县大佛后又一文化标志。

文墨飘香、风景清雅,兼有传奇色彩的文墨池,清泉怡人、小桥碧水,这就是古今传颂的“荣县狮子山文墨泉”。世传,凡用此泉水洗笔涮墨就能沾“文曲星”之才气,落笔成章、出口成诗,深受文人墨客的敬。传言,著名诗人陆游、王痒、赵熙等诸多古今文豪在此池涮墨洗笔的故事!立于池边,对文墨池的敬仰油然而生!我欲学古人洗毫涮墨,也能观物言百篇。池边生长着各种名贵珍稀花卉草本植物;环顾艺术馆清雅的环境,体现了荣县文人墨客们的清雅悠闲的内涵。馆内展品精伦,以罗文谟先贤的诗词、绘画为主,汇聚历代众多名家诗人关于大荣县人文风采的毕生之作品。

罗文谟先生一生博学多才,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在中国大地上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文谟先生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品节高贵,为人包容,扶弱资友,倡学办社,倾其所力。还利用其官方身份促进夾江宣纸的研发生产,团结各界民主爱国人士捐资抗日,为促进大后方文化事业的繁荣,筹办美协,创办艺校,承创媒刊等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传承贯彻孙中山遗志:“爱国,进步,不断革命的精神”!他以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团结进步力量,同心同力共赴救国抗日,并在一九四九年八月同刘文辉、邓锡侯等川康军政一起在彭县龙泉寺通电起义,掩护中共四川原省长张秀熟及地下党组织,为民族解放与成都和平解放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建国初期,他退隐乡谷,长伴双清,谢辞贺龙元帅之邀。世事难料,一九五一年罗老在他生日那天不幸罹难乡梓。同为乡贤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柳倩曾题诗“纪念乡贤罗文谟”:皆因社会两般差,时代为难艺术家。从政青云自有路,花开硕果满天涯。“壮志少年启,文武民族魂。民族才丹心,启志后来泉”,一首《遗志》才能渲泄释怀中华血性志士对罗文谟先生的崇敬!他写尽了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沧桑,画尽了时代感悟和未来中国的美好!诸多诗词绘画作品和他的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现代诗人画家艺术家王汶更是为艺术馆添光增色,一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馬冰河入梦来”堪称精典!张华老师刚劲古拙之风的书法和水墨国画有着引领时代欣韵之笔!还有近百位功笔了得的古今名人大师们的杰作,体现了荣县绘画、书法艺术的内涵和荣县浑厚的绘画艺术风蕴。我不由叹言:深悟古人言,绘画传诗魂。忠致青史后,杰作宠来人。

文化艺术品展厅更是让人沉醉于荣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组“如来佛地、百雀朝阳、禅茶灯陶”的精美禅茶工艺品充分体现了诗书之乡的主题理念。上面写着与荣县民风民俗名胜古迹有关的历代名家诗人诗词绘画作品!品几口荣县特产香茶,让人感悟禅意十足的脱俗……体味诗书之乡的浓情蕴味。

走进荣县风情展厅,各乡镇区域沙盘把正个荣县的自然资源、地方特产、人文风情标识的明确又详细,让人一目了然。墙上汇集了荣县各处名胜古迹、天然风景区的影像作品资料。让我重新认识了这片充满神秘古老文化底蕴的如来福地、诗书之乡。 罗文谟艺术馆就是荣县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人文地理与名胜古迹的缩影,成为荣县文化的一扇窗口。“如来福地久,诗书启乡人。新人鼎荣州,客来墨香愁。”最后,以这首《曲怀荣州色》表达我对家乡文化的崇敬!
二O一九年冬。



作者 四川省荣县人,黄明武,笔名:义仁。
诗词歌赋,爱好者。
荣州农子心,续诗乡学子情!
电话(微信):18381346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