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照金》
来照金,
远离尘嚣,静静呼吸;
到薛家寨上,
聆听那划破黎明的军号。
回顾那
山前曾经的枪炮;
回顾那
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自豪!
来照金,
亲近自然,慢慢追忆;
到秀芳沟里,
聆听那历史长河的波涛。
回顾那
血雨腥风的悲歌;
回顾那
看万山红遍的豪情和风潮!
来照金,
气爽天高,晴空万里。
到沮水河边,
聆听清流欢歌鸟儿鸣叫。
回顾那
军民团结的万千气象;
回顾那
为了理想而奋战的青葱美好!
来照金,
行走英雄道,漫步枫叶林;
到松柏峥嵘处,
聆听那心怀坦荡的歌谣。
回顾那
战士眼眸里的闪耀;
回顾那
最朴素的思想和伟大的情操!
来照金,
攀援绝壁险道,遥望照金烽火;
到那最高峰上,
聆听山风带来的捷报。
回顾那
志向高远的肝胆相照;
回顾那
黄河岸边的怒吼与咆哮!
来照金,
感动着感动,激情着激情,
感动与激情合成精神的浪潮!
回顾那
黎明前的国际悲歌歌一曲,
回顾那
曙光到来时摧枯拉朽的革命浪潮!!
来照金,
激动着激动,自豪着自豪,
——为苍生谋福祉使革命者妖娆。
回顾那
流血牺牲的革命者;
回顾那
共产党人大义凛然的革命情操,
自己还有什么“私”和“小”?
来照金,
看那巍峨高山,
看那险峻山道,
看那挺拔的劲松,
看那雄伟的纪念碑,
在红色的山崖上,
在芬芳的花丛中,
看那红旗漫卷西风,
翻涌着强劲的心潮!
《错过》
前脚踩着
晨光的斑影撒欢
后脚拽着
晚钟的辫子追赶
三十年就这样
悄悄埋葬了青葱的脸
时光荏苒
一切都很苍白
情依旧,人走远
唯有梦里期许的呢喃
一切都很美好
风在吹,月正圆
凝眸噎语
成了今生无言的想念
《乡愁》
乡愁是村口的大槐树,
疯长着我的童年。
喜欢大人端着大老碗,
嘻嘻哈哈,家长里短拉着闲话。
喜欢小孩围着转圈,
叽叽喳喳,打打闹闹游戏玩耍。
乡愁是农忙的打谷场,
丰盈着我的少年。
喜欢男女老少总动员,
有说有笑,风里雨里快马加鞭。
喜欢孩子跑来窜去,
手忙脚乱,争先恐后跑腿撒欢。
乡愁是老家的绿藤蔓,
拉扯着我的神经。
害怕岁月稀释了爱恋,
一派狼藉,少了灵魂安放的空间。
担心日子拉长了孤单,
一季落寞,削减了闯荡天下的誓言。
乡愁是电话那头的问候,
撕扯着我的心头。
不忍老妈住着拐杖,
站在村头,遥首张望默默守候。
不忍孩子盯着手机,
少言寡语,铃音响起破涕撒欢。
《远去的日子》
月光像个被遗弃的孩子,
孤独地
斜倚在老屋的垣墙,
偷窥庭院,
静静打捞远去的时光。
夏虫低吟,桂花飘香,
琵琶次第绽放,
幸福的笑语一浪接一浪。
小桥流水,琴声悠长,
家人围在一起,
弹拨农家小院的水墨情长。
只见孩子们
好奇地捡拾满地的星光,
争着给童年穿上漂亮的衣裳。

胡淑花,女,1979年6月出生,陕西蓝田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铜川文化》主编。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铜川市作协会员,铜川市人大代表。理论研究成果《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调研报告》荣获陕西省群众文化论文一等奖,《家庭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思考》荣获中国文化馆协会征文二等奖,《浅谈“今晚我登台”广场文化活动的品牌塑造》发表于《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论文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多项。诗歌《有一种幸福》《行走在大地上》荣获全省第四届,第五届农民工诗歌优秀创作奖。小小说《挑食》《意外》收入《中国四十年文创成果精品汇编》,诗歌《无题》入选《中华诗词歌赋文学精英大辞典》。在《延河》《百花》《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00余件。

本期责任编辑:沙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