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辞鉴明…32
文/三木秉凤
至大无外 至小无内
千万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神学家、哲学家及大思想家都力图以己之智来诠释宇宙的本貌。然而《鬼谷子》却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将宇宙形象诠释的清楚无碍,“至大无外”就是宇宙浑然一体,广大无际,这就是“大象无形”;“至小无内”就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可以无限分割,小至无极以致无形。从世界历史文化看,人类社会的宗教与哲学高峰都在二千年之前,如印度的佛教思想,如中东的基督思想,如欧洲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这些二千年前形成的文化思想至今为止后人难以超越,但这些世界古典思想的相通思想即共性思想将构筑起未来大同文化的思想基础!例如《圆觉经》第三品曰:“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膸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 。古印度佛祖通过《圆觉经》认为人体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而古老中医则认为人体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四大与五行,差距在何?两者其中地、水、火三项相同,“四大”中将金与地列为同类,《易经》巽卦中认为“木”与“风”属于同类,代表条达之状,然而从哲理意义讲,“四大”与“五行”仍属于言明同一道理。
有思倾情,随意诗逐,冬至风起,晨寒阳亨,乌云难锁西天阙月,华帘邃破地动窗惊,人无其倦闲,故思无止,心无其高卑,故言无谦。临夜烛灯,燃星长空,一行灵文赋远?大幕雄榜垂庭,书尽人间往来事,乾坤从此生东风?《诗经》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人知止,必知止于其界,望之,则阡陌交错,云霞皆明。
中医所言的六气即暑湿燥寒火风六气,其中风代表春天之气,暑代表夏天之气,湿代表小暑以后止处暑前的长夏之气,燥代表秋杀之气,寒代表冬藏之气,火代表四季中的炎上之气。 这些气本是大自然正气,若侵犯到我们身体以致病,我们才称之为邪。其实, 万物都是一样,正邪、善恶、美丑、大小等概念,是人之分别,天却普平。 古之圣哲人们,让我们内观自己,外察世界,内圣自心,外王天下,我们了解身己的内心世界吗?从中医说, 没有心之君主之神,没有胆之胆气,肾之志气,肺之魄力,肝之魂谋,脾之意气等灵魂之助,我们又如何活动自如!
西方有个科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可我们越来越喜欢身外之物,从而远离自己。人体的几套生命运行体系,如:血,气,识。科学试验仅仅验及到血肉之体,却难以把握经脉气穴循环系统,更何况五神六识组成的灵魂运行体系。 历代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献典籍,从易经到道德经,从黄帝内经到汉唐译出的各类佛经,读懂它们才是我们的福气,才生出人生智慧,但唯东土中国有人能享此福祯! 如果有人告诉你,千万年来被后人膜拜的佛祖、孔子、老子、孟子、伏曦、黄帝、文王及尧舜禹等其思想皆是文化糟粕,你会相信吗?
西方世界几百年来挣扎在术的海洋中,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哲学议题,道与术的之间的关系问题,无人问津。 东方五千年来却从未离道,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医与西医,永恒的文化思想与变化着的科学技术,整体与局部,灵魂与欲体,以道治国还是以术御邦?以德配天还是竞争为纲?以仁义赋万国还是以经济为中心?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应重新回归它本来坐标位置,用文化繁荣引领世界走向人类社会的真正繁荣。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18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