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为志苑唱大风
(诗朗诵)
为(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地方志研究院)新年晚会而作
晨 曦
(前奏曲)(待配乐)
(女领)当解放战争的炮声宣告了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
希望的曙光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唱响
(男领)一山一水一圣人浸入文化厚重的历史大典
红色的记忆续写党史国史传承的时代畅想
(众合)这一刻我们仿佛看到
从南湖之上乘风逐浪的红船
到照亮延安杨家岭的第一缕阳光
从北京镌刻下历史印痕的城门
到多彩文化的齐鲁大风礼仪之邦
漫漫岁月有史为歌
悠悠志书以魂激荡
(女领)时间回到2018年的十月
党史史志合署融合
一年多的日不长
我们踩着日夜的鼓点
迎着东升的太阳行走在党史史志前进的路上
(男领)一年前的十月
在新成立研究院航灯的指引下
同唱一台戏共筑史志梦
前进的脚步步履铿锵
史志人正携手为创造大美山东把智慧的火焰点亮
(众合)研究院有率先垂范引领发展的舵手
有砥柱中流奋蹄不止的中坚骨干
更有朝气蓬勃一往无前的新生力量
我们以责任担当共下一盘棋
雕刻出新时代史志人奋进的群像
(女领)从党的总书记到国务院总理
从省委书记到政府省长
一系列有关党史史志工作的指示精神
我们铭记在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史志人坚定的信仰
(男领)党的十九大报告51个“史”字44个“历史”一词
让我们旗帜鲜明把历史虚无主义埋藏
十九大报告用3个深刻认识
为党史和地方志编研指明了方向
让科学编撰严把政治史实关
成为史志人正本清源释疑解惑的导航
(众合)继承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以自己的价值构筑中国精神和力量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的使命
也是每一个史志人义不容辞的崇高担当
从“一本书主义”向“十业并举”
党的十九大为史志工作全面转型指明了方向
(女领)同做一桌菜共建一个家
从机构、思想、业务融合共建
我们同舟共济奋发图强
以弘扬山东红色文化
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争做传播文明之火的史志栋梁
(男领)把责任与良知做为史志工作的源泉
勤学与善思热爱担当
把严谨与求实做为史志工作的根本
风雨耕耘执着守望
记录当代传承历史
为成为一个史志人倍感无限荣光
(众合)让们翻阅一下这一年多的编撰数字吧
我们不是炫耀工作的辉煌
74部省志分卷16部市志136部县区志出版
从建国70周年山东大事记到到沂蒙精神志
红色齐鲁365跃然纸上
而走进浩瀚的山东历史地图集
历史文化远古至清30多个卷本
记录着史志人新时代续写的壮美华章
(女领)史志悠长甘历沧桑
我们修志问道与天地同在。
光荣使命纯真本色
我们传承文脉为盛世争光
学无止境志趣共享
坚定走在编史修志的路上
(男领)不言清苦甘于寂寞
我们执着的脚步从未停歇
四季轮回雨雪风霜
我们坚定史志人的职责与担当
传承历史弘扬文明
激励我们创新发展积极向上
(众合)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新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难忘2019年9月
响应中华文化服务国家‘走出去’的战略
院长赵国卿率团走进瑞典丹麦
拉开了山东故事走向世界舞台的序幕
让山东历史文化异国扎根
兼收并蓄开门办史
实现友好交往文化共享
(女领)一年来
我们在编史修志的路上砥砺前行
创新奉献求进步的史志人
心装干事创业的激情
携手并进奋发自强
(男领)一年来
院领导高瞻远瞩知人善任
史志人同舟共济飞歌踏浪
我们始终保有乘风转舵
与时俱进的睿智和聪颖
用责任构筑编史修志的宏伟理想
(众合)治天下者以史为鉴
治郡国者以志为鉴
让我们在尘封的档案里检索红色记忆的精髓
在浩瀚的典籍中寻觅山东故事的精彩气象
(女领)新时代新齐鲁
让我们肩负时代使命记下传统文化的辉煌
(男领)新时代新齐鲁
让我们以史为魂摄下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华章
(众合)文明之火照亮前行之路
党史史志丰硕之果共享
让我们震雄风续新篇重走新时代长征路
让党的红色基因和历史文化绽放灿烂的光芒(结束)
作者:晨曦、原名王洪曦、1981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原人民武警报社编辑、出版发表文学及影视作品一百余万字。诗歌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文艺报、青年文学、当代、收获、山东文学、北京文学、星星、诗刊、人民武警报、中国作家等报刊,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诗集。诗歌获解放军文艺奖、诗刊、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橄榄绿优秀作品奖、长诗《奶奶》获2018年《青年文学》奖。散文《无尘日照》获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日照)中国散文季优秀作品奖,并入选散文集《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