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不行,我就是死也不会嫁给他。”
我正在备课,陶醉在课文那感人的情节之中。潘金莲的大叫,硬是把我的头给抬起来。
“又,又是那样吗?”
昨天,潘金莲去谈对象,那个男孩子是我给介绍的,介绍的时候,我告诉男孩子说,潘金莲爱好文学,找对象的标准也是必须爱好文学。于是,男孩子和潘金莲一见面,就急于表现自己爱好文学。
“你读过托尔斯泰的小说吗?”男孩子先问。“没有。”潘金莲故意这样说,其实,潘金莲这几年里,几乎把世界名著读了一个遍。读初中的时候,我鼓励她,家庭困难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不能放弃时间,只要还有时间,我们就拥有未来。从那时起,她就把我家的藏书全部读完了,还获得了全国少年读书比赛第一名,读书演讲第一名的好成绩。托尔斯泰,这样著名的大家,她怎能不知道?
“我都读了,读套在脖子上的安娜卡列尼娜时,我哭得死去活来的。”
潘金莲听了,苦笑不得。强忍着和他吃了一顿饭,回来了。那个男孩子还问潘金莲:“明天什么时间见面?我在哪里等你?”
潘金莲回来后生气的对我说:“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无知的人,连安娜卡列尼娜和套在脖子上的安娜是两部书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和他过一辈子,不死也得扒一层皮。”
我生气地说:“世界上为什么每个人就都得知道文学作品呢?想想你的妈妈和你小的时候。”
潘金莲是我的学生。
那一年,我到一个僻远的小山村支教。学校让我教初四。
上课第一天,她就迟到了。她穿的是红上衣,绿裤子,梳着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左胳膊上挎着一个自己家做的布兜。一进来,她就给我鞠了一躬。“老师好,俺叫潘金莲,家住三里屯,十五岁。”
同学们哗的一下子都笑了,我也憋不住笑,但我把头扭向一边,假装咳嗽一声,算是没把笑声带给学生。我给她安排了座位,之后开始上课。
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把这件事告诉大家。老师们说:“一想你就得笑。我们都笑得肚子疼了。”从大家那里,我了解一些她的情况。就因为这个名字,同学们都拿她取笑,她已经转了好几个学校了。今天是第一天来这个学校上课。
那天下午,我和潘金莲谈话两个多小时,当我问她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的时候,她把她家的情形都告诉了我。她家代代农民,几乎没有一个读到小学毕业的。她还是好的,读到了初中。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潘金莲是谁,就是一个巧合,她妈妈给她起了这个名字。也是那一天,我教育她要多读书,不读书是不行的。从那以后,她努力读书,读完一本就到我家借一本,到了初中毕业,她知道的知识几乎比高学生还多。
“不是,这一个,更恶劣。”她向我讲述了经过。
原来,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会作诗,就主动要作诗给潘金莲听。潘金莲看到了路灯,就说,你以路灯为题材说一首诗把。他开始带着动作作诗:“啊,灯啊,橘黄色的灯啊!”潘金莲心里想,还挺懂作诗的色彩呢。这时,他又接着说:“我心中的灯啊!”潘金莲又想:感情还挺浓呢。还剩一句了,我看你怎么“合”?好半天,,他憋得脖子粗脸红的说:“灯不棱灯灯啊!”他还张开双臂像要拥抱大自然的样子。作完了,他赶紧对潘金莲说:“对不起,最后一句我太激动了,感情上去了,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过,给我一天时间,我一定会想起来的。”他等待对方的谅解,潘金莲却说了一句“拜拜”,扭过就跑,回到宿舍。
“登不棱灯灯?”我自然自语。
潘金莲大学毕业后,被分陪到我们学校工作,她在大学成绩科科优秀,才有机会进入省重点。于是我们俩由师生变成同事,还住一个宿舍里。尽管是同事了,可是她还是把我当老师对待。那一天,我又教育了她,我说,生活不是诗,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一地鸡毛。她不听,她说:“老师我什么都听你的就是这一点不行。我必须找一个作家或者诗人,我们在一起,春天我们去踏青,秋天我们一起看枫叶,我们一起作诗对诗,一起探讨写作,啊,太美了,我绝不能再上我的孩子像我一样,因为无知,叫什么潘金莲,受尽了羞辱。”她的感情由激动变成气愤,就像演员一样,带着动作,一会儿张开双臂,一会儿又紧握拳头。
后来,我调到报社工作,离开了潘金莲。潘金莲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她无论模样身材,还是穿着打扮,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再加上她才华横溢,工作能力极强,她升职很快,不到三年就到了副校长了。
十几年后,我到他们学校采访时遇到了她。她和我站在一起,仿佛比我还老一般,她已经离婚了。当年,我调走以后,她就结婚了,她是闪婚,一次笔会叫他认识了一个诗人,这个是真的诗人,可是,婚后,诗人整天一门心思作诗,衣袋里老是放一个小本本,吃饭时来了灵感立即就写,睡到半夜来了灵感也起来打开灯,根本不管孩子老婆睡不睡。当孩子有病和参加诗会需要选择时,他选择了诗会。于是浪漫的诗歌让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他们分居了。要不是孩子小,法院就判离婚了。
她一个人带孩子。那时,孩子才六个月。她每天神情恍惚的,每天早上要一个人用背带把孩子背到身后,步行去上班,工作时把孩子放到学校托儿所,下班时,再把孩子背回来。常常迟到,有一次上班,一只脚穿了袜子,一只脚没有穿,一路上,行人都看她的脚。还有一次,嘴边有一颗饭粒,竟然讲了一个早会的话,大家都憋住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这样的日子就这样,单调乏味的,水一样流着。悲剧就在这样的苦日子中发生了。那一天,她发烧,起来晚了,她匆匆忙忙把孩子背上,一路匆匆。到了托儿所,放下孩子,才发现,孩子已经没气了,口鼻耳都在流血,脸和皮肤都是紫色的。原来,她把孩子背倒了,头朝下走了一路,因为孩子外面包着背,头部是盖着的,两头一样,别人是看不出来的。
潘金莲当场昏了过去。等她醒过来时,就疯了。她整天抱着孩子的枕头,在上班的路上走过来走过去的。嘴里不停地和孩子说着话。她的头发蓬乱,衣服的扣子也不系。每天,只有她的妈妈跟着她,可怜的老人,头发斑白,满脸皱纹,驼着背,弯着腿,瘦瘦的,还不住地咳。
令人发指的就是,她的丈夫——她那么自豪的诗人,始终没有来看她。
哎。人是踩在地上活着的,所以,只能脚踏实地,浪漫主义只能是创作方法,不是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