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音频小说连播《黄河岸边的孩子》第二章(六)安群诵读 学校的老师们都是各自专业的尖子,他们敬业的精神是我这一生的动力。老师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都在三十出头。他们毕业的学校说出来就把你吓晕,就从最南面的大学数吧——广东的中山大学,上海的交通大学,武汉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北京理工学院,北京农学院···。怎么样,都是名牌吧?那个年代他们满怀激情,一毕业就来到这个沙漠的边缘,在最艰苦的边疆教书育人,要是现在的人能做到吗?
《高等数学》由一个面部严肃的女老师来讲授,三十多岁的她除了对数学掌握得好之外,对付学生们的经验也十分丰富。上课时她要求大家必须认真听讲,要是谁有什么小动作,几秒钟粉笔头就会袭来,她那指尖的弹力煞是了得,而且百发百中。一次她出题小测验,我坐在第一排,扭来扭去实在不会回答,就伸出两根手指头,要求身后的女同学提供答案。这时就听到“啪啪”两声,我的手指头被粉笔头击中,疼的我“哎吆,哎吆”地直叫,写着答案的纸条也落在了地上。随后班里最后那排一个大个子,也发出了和我一样的“哎吆”声。我抬头瞄着讲台的方向,因为“子弹”是从那里发射出来的。就看到女老师靠在五米开外的墙边,仰着头洋洋得意地数着教室屋顶上的苍蝇。
《电工课》的老师是北京人,瘦瘦的身材,一脸的络腮胡子,看样子很凶,其实人很善良课讲得好,知识非常渊博。知道底细的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那是个右派。”我知道什么人是右派,所以对他充满了敬意和同情。每当他来播音室检查设备,我们就聊得很开心,他特别喜欢苏联文学,尤其爱和我议论俄国作家,像契科夫、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等等。这些作家的作品我都看过,也很喜欢普希金的诗,没想到他还能朗诵一段呢, 他对我小小的年纪知道很多的事情也表示惊奇。我特别喜欢黑管这种乐器,没想到对这个乐器人家也很熟悉,老师教我单簧管、双簧管的结构和一些西洋乐器的知识。我们在一起谈音乐,柴可夫斯基很多名曲他都能哼哼。不过我不敢过多地接触他,因为我是“漏网右派”的孩子,如果和他来往过密,在那个阶级斗争的年代,对我们两个人的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一位北京理工学院毕业的女教师,教我们《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她的口才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出色的。同学们很少在她的课堂上提问,她能把最难懂的力学公式浅显易懂地讲出来。后来她接任我们的班主任,和大家相处的很好,像大姐姐一样的关心着班里的每一个同学,我因为年龄小所以得到了老师特别的关照。可是她在文革中却受到了批斗和不公正的对待,人们以她生活中的遭遇作为攻击的目标,我也糊涂地和大家一起喊了几句羞辱她的口号。后来我发现了盲从和懦弱是自己心灵扭曲丑陋的另一面,那终身的惭愧是无法向老师表达出来的。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