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28
文/三木秉凤

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大千世界虽然无奇不有,但大千世界一定循规蹈矩,其表现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宇宙其实就是一团太极混沌之气,根据密度不同而分出不同维次时空,混沌之气洞开便生阴阳二气,《易经》以阴阳言道,对于人类而言《易》是一种通向宇宙大门的思维工具,它通过象、数、理、占四种途径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性思想的引领下比类取象、比象取义、比理取类,认识宇宙,认识自然,认识人类社会自身,以此把握宇宙人生的对立统一规律,其基本规律是阴阳互根,阴阳和合,阴阳转化,扶阳抑阴。
阳之初,为少阳,人体之少阳在子时由胆经发动,根据十二经脉的运行顺序,至夜里一至三点,则子时进人丑时,胆经退令,肝经当令,即子时胆经发动少阳升起后,将人体值班室的当令权交给肝经。这里略释一下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之间的关系。在已知的日时节分中,古印度将一日分六个时辰,这是最佳分段法,因为一个时辰中包含了一对阴阳时间,即少阳,阳明,老阳,厥阴,太阴,少阴,附合太极阴阳的平衡和谐之律。我们知道,伏曦画卦,六个阴阳符号算一卦,从初一符号开始到第六符号结束,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六时分法最科学,适合古人道法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随着人类由采摘业,狩猎业,渔业,逐渐向农业的发展,人类面对的是农耕农收农节等事物不断增加的问题,中国古人根据易经的阴阳之理,依据日月运行在地球上出现的四季规律,将一日分为十二时,阴阳各自主导六个时辰。以太阳运动定天干之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月亮运动定地支之序,子丑寅卬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从天干地支的第一位甲子合起,到最后癸亥结束,正好六十甲子年,这个历法从黄帝时期将有。古人根据一年中天地之气的运行规律,将五天称一侯,将三候称半月一气,六气三月为一季,这样,一年就会出现四季二十四个节气,节就是天地之气转化的关健点的节时,像竹节一样。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皆有六个阴阳构成。与阴阳相关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后再讲。
《黄帝内经》言“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我们的胆非常公正,人的决断力就来自胆气的充足。《黄帝内经》又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有三项大任务,一,主藏血,水谷消化变现的血,除了随血脉循环外,其余的都藏在肝内。二,主筋,全身的灵活性,全靠筋的弹性来完成。三,主谋虑,古代的将军不是像战国时期纸点谈兵的赵括一样,带领四十万赵军去冲锋陷阵,一个称职的将军,把谋略放第一位,后边我谈到《孙子兵法》时会细讲,兵法通常将战役阶段分为伐谋、伐交、伐攻、及攻城四个阶段,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是最低等的将军所干的事情,真正大将军靠运筹韦幄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不谋全局者,难谋一事,前文讲胆代表决断力,而肝气足者,谋略则宏大高远,故肝视为脏腑中将军之官。肝的特征是条达性和收敛性有机结合,肝经又称足厥阴肝经,从足上二指处起源,在腂骨上约二寸处与脾经,肾经相交,人体有个重要穴位叫三阴交,就指这里,肝经然后沿大腿内侧,经腹胸直达脑中间。十二经脉中,这是唯一一条直通大脑的阴经。就因为它主血,而大脑每时每刻都需要血,阴经人阳脑,阴阳如之相济共通。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