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音频小说连播《黄河岸边的孩子》安群诵读第二章(四) 学校生活开始了,天不亮就要跑步。班级排队从大至小,大个子在前面排头。我跨大步都不及人家的半步,只要在操场上跑半圈,我们几个被大家叫做“小疙蛋”的就倒不开腿了,使着劲地跑,也跟不上喊着“一、二、三、四”的队伍。后来我发现一个诀窍,队伍一开跑,我就躲到操场篮球架子的后面,等队伍一圈回来,再跟着跑几步,这样既省力又能跟上大家,还不让人们斜眼瞧不起。可好事不长久,没几天那几个小个子都跟着我躲进篮球场了,这可坏了,体育老师发现了我们,连班里的体育委员都挨了批评。我们几个在大家的注视下,丢盔卸甲的被罚了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让你们看看,我要跑长跑。”坏事倒变成了好事,体育老师要求照顾小个子同学,改变跑步顺序,小个子在前大个在后。随后的几天我们得意洋洋地在前面小步慢跑,后面的人可就乱了套,中间的还对付算是原地踏步,到了后边那几排几乎就是慢走散步,气的体育委员蹲在旁边停止了喊操。最后结果是同意我们几个小个儿同学,跑不动可以在路边休息休息。下了操,我听到那些大个子同学在说:“小疙蛋(小家伙)心眼多,那个咬筋(说普通话)的小子故意发灰(坏)呢,你看把大家折腾的。”虽然他们在骂我,可我们那几个“小疙蛋”却高兴得很,因为来到学校,这一轮是我们赢了。
又要说吃饭了,那时的我,简直就是一头饿狼。
学校规定一天三顿饭,早饭是小米粥黑馒头,中午糜子米饭烩菜,晚上则是馒头烩菜或者窝头换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叫:“早餐勾来昨日饥,午食干饭尚觉稀,日落放碗三分饱,夜半腹中鼓声起。”
刚刚渡过三年自然灾害,学生粮食的标准恢复到每人三十四斤,其中细粮比例是百分之四十。菜就是窝瓜白菜茄子烩在一起的大烩菜,唯一的肉食就是白菜里的那种当地叫“油汗”的虫子。每个班十人一组,一个笸箩一个盆,大家轮流打饭。每顿饭组里掌勺分饭可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时候我肯定是那个最靠里的人,头都快扎到饭盆里了,谁多一点我都不干要让人家倒出来,为这个没少招人白眼。男同学都围着饭盆菜桶,着急劲儿仅次于我。要论吃饭的样子,我当时表现的最“下洼”(没出息),自己一边吃着,眼睛看着别人的饭碗,就像要下手抢似的。几个女同学看我那样子就把快吃剩的碗底递过来,我也不嫌弃,拿过来呼噜呼噜都吞下去了。唉,要知道人的尊严,是吃饱了肚子以后才开始有的。(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