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生活网讯(李万全通讯员:刘曼曼) 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是夯实党在城市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近年来,汝州市以开展全国城市基层党建试点为契机,把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坚持“四个注重”,不断强化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职责,全面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
注重健全机制,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一是赋予街道相应职责职权。围绕街道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参与权和任免前征求意见权、规划参与权、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参与督办权等5项职能,积极探索权力下放,赋予街道相应职责职权,建立街道权力责任清单,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二是坚持集体会商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互联共建、联学联做”活动为抓手,实施驻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带领本单位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生活社区报到的“两报到两服务”制度,对报到党员安排服务岗位,实行积分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目前,该市198个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与24个社区结成对子,一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三是推进街道社区减负工作。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在城市管理局成立5个执法中队,负责街道、社区的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动街道、社区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强党的建设、加强社会治理上来。
注重阵地建设,打造互联共建平台。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载体,在建成5个街道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按照“6室1厅1广场+N”的模式,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1个。在1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配套建设面积不低于500㎡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解决老旧社区党建无阵地问题。在此基础上,整合数字化城管的网格设置资源,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将党员活动融入到网格中,配置专职网格员,承担“搜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服务辖区居民”等职责,初步形成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注重资金投入,强化经费待遇保障。一是把街道工作经费由每月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安全生产、百城建设提质等工作考核,奖优罚劣,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开展社区党组织星级创建活动,每年评选一、二、三星级党组织,分别奖补2万元、4万元、6万元党建工作经费。三是出台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将社区党组织书记待遇提高到2358元,居委会主任待遇提高到1886元,其他“两委”成员待遇提高到1415元,对年度考核先进等次以上的,公开表彰奖励,落实养老保险待遇,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
注重功能整合,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一是打造服务平台。整合46个市直委局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市民之家,集中办理,限时办结。在街道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土地、计生、民政、社保等部门职能,设立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服务群众事项。在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微心愿”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二是创新智慧党建模式。投入资金280万元,推进智慧党建、智慧社区建设,覆盖市、街道、社区三级的视频电话系统正式运行。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建成15个非公企业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增强新兴领域党组织服务功能。三是分类实施“党建+”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户、美丽社区、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累计评选17个文明社区、460户文明户、13个美丽社区、2182个美丽庭院,带动形成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目前,该市已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责任编辑:齐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