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 婆婆 儿子 儿媳的生活差》 作者/李桃红
跋:应朋友之约,写点农忖生活体验。我以抛砖引其玉而成写此文,难尽人意之处,恳请文朋诗友谅解!
早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男二十,女十八,自由恋爱成一家。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那时候,
虽有媒酌之言的因素,也有自由恋爱的成份。当时的媒人叫媒婆,也叫介绍人。从中撮合,双方父母商量协议之后,俩个适龄男女,明的也好,暗的也罢,选一个地方,先见见面,说说话,相互目猜目测。
选个良辰吉日,举行换手巾,互相送信物,农村称行媒仪式。
小男小女相互接收信物后,这庄婚事成形,单等登记结婚……。
那时候,乡下、农村兴给女方送牛,送羊,送花,送布。什么银手镯,银杠圈,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送多少鞋,多少袜,多少米,多少面,多少油,多少盐,共计二十四样儿……。
现如今,万紫千红,百元钞票论斤。即五金六银。宝马香車,几室几厅,小樓别墅……。见公婆,上下橋,各种见面礼钱成千上万,金卡,银卡,房产证,缺少一样事难成。
新娘入洞房,宴席邀宾朋。张罗婚事毕,公婆该受症。这边宠,那边捧,老俩口愁着还外债,小俩口密月鱼水情。大操大办真喜庆,事过之后嘴含冰,不吭声。讨帐要债门口拥。
常言说:能叫当场笑,不让背后要。吃酒量家当儿,装胖用气充。
婚后生儿女,养育归婆公。小俩口只管生,老俩口尽管养。老两口,全家大小,吃喝拉撤啥都管,
送孙子上学,接孙女回家。大的闹着吃麻花,小的闹着吃烧饼。大的哭,小的闹,公公哄孙子,婆婆哄孙女。从早忙到晚,天天起五更,婆婆老保母,公公拉牛翁。儿女是父母的连心肉,孙子孙女是个小朝庭……
如今世事好,孝道尚文明。天下父母心,儿女需孝敬。今天是媳妇,明天是婆婆。羔羊跪乳报母恩,雀鸟反哺有意情。少有老时守孝道,社会养老按理行!
(己亥冬日偶成。故而记之,以表心际)
作者简介:李桃红,号归真。河南洛阳人。退休教师。爱好文化艺术,诗词歌舞,尤爱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