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噶尔文学苑2019年会掠影
作者:叶帆
☞♬ ♬ ♬ ♬ ♥♬ ♬ ♬ ♬ ☜
今天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丹噶尔文学苑2019年年会的盛大召开,又非常开心地收到丹噶尔文学苑的刘玮老师、靳增发老师、冷全祥老师、孟春琳老师、张玉荣老师、索培老师、索南伊巴老师和叶帆共九位作者(其中四位由丹苑推荐)加入青海省作家协会的喜讯!
我们邀请到湟源县文学巨匠井石老师,他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全国著名作家。还有贺文慈老师,青海经济学副研究员,《青海经济研究》编辑部原主任,原副主编。青海花儿研究会副秘书长。老师们的到来深深地鼓舞着大家。

井石 ,原名孙胜年,号煮字坊主。青海湟源人。1973年毕业于青海省卫生学校。历任海西州文联副主席、《瀚海潮》主编、《青海湖》常务副总等职。现为青海省文联委员、青海省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电视文艺家协会会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97年获青海省优秀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湟水谣》、《古堡城的主人们》,长篇小说《麻尼台》、《金梦劫》,短篇小说集《山凹农家》,长篇纪实文学《故乡故事》,散文集《煮字坊笔记》及电影《龙城正月》等。1991年获庄重文文学奖,2000、2005年两次获青海省优秀文学奖

贺文慈,男,1949年生,青海省湟源县人,青海经济学副研究员,《青海经济研究》编辑部原主任,原副主编。青海花儿研究会副秘书长。2009年退休。著有《高原花开别样红》。贺老师在年会上正解丹噶尔的含义:原称作“垛卡儿”(藏文)是两水汇合的垛口(湟水河和药水河)的意思。这个正解记载到《印记》一本书里了。
也记录到《湟源县文史资料》第十辑,其中也有东科寺的正解。
图为贺文慈老师给文友们签名赠书。
我们丹噶尔文学苑成立一年半了,平台一共刊发了206期860多篇文章,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一首首抒情的诗歌,凝聚着作者们的心血,更倾注了主播们的辛劳,还有编辑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每一篇文章的刊发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更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我们让广大的读者享受到一篇篇视听盛宴,文化大餐。现在,丹苑平台的关注已达到1500多人。我们已经把丹噶尔文学苑合力打造成了湟源县的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
我们的丹噶尔文学苑,不单单是一个微信平台,更是大多数湟源文学爱好者的心灵家园。平台为大家,大家为平台。平台的发展离不开各位作者的支持,有著名作家井石老师投稿,刚察文联主席鲁海波老师、省作家协会会员何秀姽老师、、咏梅老师、李生联老师、杨岩峰老师、锦梅老师等等的各位老师的支持投稿,也有很多外县文友的投稿,就像刚察的张玉荣老师在他的一篇投稿《相逢是首歌》里说:“近来又偶遇丹噶尔文学苑,以后愿与她一起成长和牵念!”

还有杨永春老师,高万鸿老师、苏海玉、魏富林、路漫漫、麦苗青青、周源清老师、异乡客老师……等等所有的作者老师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丹苑发展,为丹苑增砖添瓦。2019年,又增加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像刘玮、铁成梁、贺小龄、薛珂欣等等许多文坛新秀,他们的作品给丹苑注入了新的活力,像刘玮的《朱绣和他的两本书》和《昌耀在湟源的岁月》有很强的历史知识性和可读性,点击率过千,其中一篇文章被原上草老师选上发表在《金银滩文学》上了。铁成梁的作品也很有水平,他的《偷婚》与《石头窝》很有影响力,薛珂欣的《答李白书》也受到了一致好评。这些年轻人是我们丹噶尔文学苑的新锐力量。

这里,我代表大家感谢一下丹苑主编冷全祥老师在孟春琳老师的提议下建立了这个平台,让大家的文字得以发表。感谢孟春琳老师利用工作之余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辛勤编辑,将平台走上正轨,全义务长期坚持,不是对文字的热爱,对大家的热情谁都无法坚持。也感谢90后年轻人刘玮欣然接过这个接力棒,把这份义务工作扛起来。

特别感谢我们的主播们,每一位主播,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大家休息了夜深人静时录播文章,而且,有些文章得录好几次,有些文章读出来却不是原创不能发表,我们的主播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褒奖的,她们诵读的作品深受听众欢迎。为每一篇文章和诗歌增色添彩,在此,我谨代表各位作者老师和广大读者向主播老师们致谢,谢谢你们精彩的演绎。

2019年,是丹噶尔文学苑的丰收年,我们热爱文字、热爱家乡、传承美德、传颂经典。我们创作、我们阅读、我们聆听! 我们充实了自己,使丹苑平台光彩夺目!
冷全祥主编做了题为《守初心、牢记文学使命》的讲话,这个主题紧跟时代步伐,阐述了丹苑一年来的发展成绩,我们在6月份湟源排灯艺术节上成功地举办了《诗涌丹城•律随风行——湟源县丹噶尔文学苑首届诗歌朗诵会》,到宗家沟、日月山等地组织采风活动等等的一系列活动。并对丹苑明年的发展信心满满,要求各位作者们在这个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创作出高质量的精品佳作。
我做为丹苑组稿者,也做了《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的讲话,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心怀感恩,愿丹苑越飞越高!
今天的年会我们邀请到很多县内各界多才多艺的精英为大家献上一台精彩纷呈的节目。
古筝独奏:云水禅心,演奏者:琴香。琴香,湟源日月乡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职于民和县中医院。爱好音乐,文学。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坚持到底…
诗朗诵:《月光照耀湟水源头》作者:冷全祥。朗诵:赫赫。赫赫,湟源人,喜文乐读,在泥土里生活,在云端里爱诗。我爱我的医生生涯,它是我理性现实的左岸;我也爱诗情画意的诗词世界,它是我柔软感性的右岸;我更爱把这份柔软读给您听,用声音之光明媚自己,明媚世界!
诗朗诵:《我思念的故乡》,作者:靳增发。朗诵:郭振萍:女,湟源人,现为湟源县第一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歌曲 :《美丽的心情》 演唱:杨晓栋
杨哓栋,湟源人,青海师范大学毕业,湟源一中教师。

京剧演唱:梨花颂,演唱者: 辛玉琴,乐都人,湟源二完小老师。


诗朗诵:《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朗诵者: 赫赫老师和她五岁半的儿子:张显邈。

歌曲:《我们的中国梦》演唱:高歆。高歆,陕西米脂县人,一名普通的美育教师,爱好歌唱、朗诵,喜欢编织、摄影、插花……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歌曲:《黄土高坡》演唱者: 郭翠玲。郭翠玲,湟源人,就职于湟源新华书店,喜爱擅长歌舞。

舞蹈:藏舞,表演者:史明文。史明文 ,男 汉族 湟源县波航乡人 1980年11月出生 现任寺寨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热爱艺术 ,喜欢唱歌 、跳舞、朗诵、主持节目。
午餐后老师们激情依旧,纷纷上台表演节目,大家载歌载舞,唱啊,笑啊,跳啊。
新秀贺小龄表演自创的吉它弹唱,主持人为她把麦克风。
《湟水源头是我家》
――作词作曲弹唱:贺小龄
鱼儿划进白水河,
溜进了桥的眼窝,
泉水笑得一朵一朵,
你私闯入我的生活。
骏马闪到了野牛山上,
踏进了穹的胸膛,
野草笑得一仰一仰,
你叩响了我的心房。
青藏线就像条玉带钩,
正好经过我老家门口,
日月宝镜天天照,
倒淌河水日日流。
柳絮飞过钟鼓楼,
方神阿奶皱眉头,
羌管悠悠一首一首,
你的故事流传已久。
火祖阁上铜铃响,
石狮镇守在其旁,
丰盛街上一坊一坊,
大碗甜醅特别香。
佛儒道齐聚北极山,
魁星阁里点状元,
山光叠翠草青青,
群峰朗朗似围屏。
燕尾点在落叶上,
行在了风的身旁,
晚霞剪的一片一片,
你学着我的模样。
蝴蝶攀上丁香枝头,
吻在了花的额头,
蜂儿羞得一扭一扭,
你是我的整个宇宙。
扎藏寺的大经筒,
一圈圈虔诚地滚动,
明清老街的夫子庙,
在里面背书都摇头晃脑。
湟水源头是我家,
海藏通商在丹城啊!
满饮一口青稞酒,
故乡情啊在心头。
贺小龄,藏族,湟源县日月乡人,从小热爱音乐和美术,在大学开始学写诗歌,也喜欢把自己的心情用简短的诗歌来表达。
县文体旅游局文化馆曹有仓馆长发来贺词:
热烈祝贺丹噶尔文学苑2019年新年诗会成功举办!这是一次团结的盛会,奋进的盛会。全体编辑老师不遗余力为活动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县内外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同时也看到我县文学巨匠井石老师、贺文慈老师等亲临现场,为活动增光添彩!在此恭祝丹噶尔文学苑前程似锦,祝各位文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文友杨忠新老师的贺词:
因为文字,所以相识,因为文字,所以相知。在文字里,《丹噶尔文学苑》的老师们追逐梦想,倾注热情,《丹噶尔文学苑》成了各位老师的“文学之家”。今日各位老师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商湟源文学发展之路,祝《丹噶尔文学苑》办得越来越好!祝老师们佳作连连,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新疆文友异乡客老师发来贺词:
各位老师好,异乡客虽然有:大家聚一聚,见见面,坐一坐,聊聊天的心愿。但山高路远,家事缠身来不了。
只能预祝明天的年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老师开开心心、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最精彩部分展示给彼此。
明天的年会群英荟萃,盛况空前,可以说在我们湟源县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的文人雅士、靓丽才女欢聚一堂的先例。我惊喜、我感叹!
我衷心的感谢主办这次年会的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井玉萍老师写诗祝贺:
《丹苑聚会有感》
我们原本是路边的一株野草或石子
后来我们拥有了共同的家园
不觉之中远离了流浪
我们忘记年龄的距离
春天,又在我们的心里扎下根来
我们采撷一种叫生活的绿叶
喂养自己
我们的思想和语言
开成苑中最美的花朵
以纸为地,以笔为犁
我们让愿望茁壮成长
文字,紧紧包裹着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感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平静
在这里,文字是唯一能够开花结果的植物
我们小心翼翼的栽培
就象呵护自己的孩子
看着它
我们的心里
酸也变成了甜,苦也酿成蜜
鸿烨老师祝贺:
文学让我们相识,也让我们沉醉,每一个高贵的灵魂都想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丹噶尔,这块西北边陲的高天厚土,滋养着无数热爱文学的高贵灵魂。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识,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以文学为媒,倾吐心声,你我之间早已搭起了一道桥梁桥梁,那就是丹噶尔文学苑。
把梦留给海老师留言:
大家一直在一个网站,一家杂志,发表文章,诗歌、小说、散文。由于多数都用的是笔名,却互不相识。平时走在大街上,多少次的擦肩而过,却不知道彼此曾经是文友,当我们相互站在对方面前时,那份意外,那份喜悦,那份欣赏,竟不知道该怎样用言语表达。 相聚中,文友们不分年龄,不分职位,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融洽。湟源文学巨匠井石老师精瘦干练,精神十足。他热情,朴实,健谈,还特别和蔼可亲。他丰富的人生阅历,超群的笔锋文采,都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有缘相见,真实三生有幸,顺祝丹噶尔文学平台更上一层楼。
史明文老师的藏舞豪放洒脱,紫藤老师的《一壶老酒》经典悠扬,马勇老师的诗朗诵抒情温婉,歌声悠美嘹亮。琴香的二胡《赛马》、咏梅老师旗袍秀……优美的花儿唱起来,藏舞跳起来,整个会场热闹非凡,年会更像是文学苑的狂欢节!
美酒千杯不醉,文友欢聚忘归。让我们用文字搭桥、平台联谊,扬帆起航!
愿各位作家老师和主播老师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再接再厉,创作更多的精品佳作,使平台更上一层楼!
贺文慈老师
主持人靳增发老师
与井石老师合影


音响师高万鸿老师
主持人给井石老师、贺文慈老师敬献哈达
当年的师生,永远的师生情

相逢是首歌



咏梅老师
天青老师
日月的文友。



紫藤遇见紫藤花园
爱美的老师们




井石老师与咏梅老师、李迎新老师
井石老师和开心的贺小龄
执行主编刘玮与杨永春老师
男主持人史明文老师
欢乐的相聚,开心一刻




今天的任务是喝酒、唱歌、跳舞,还有抢镜头!?
欢聚一堂,难忘今宵!

作者简介:
叶帆,本名许金莲,高中毕业,自由职业,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海青年报》、《西海都市报》、《西海文艺》、《金银滩文学》《河清海晏》、《荒原春》、《湟水》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