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头条商洛频道:文/刘新友)
在山阳县十里铺街办高一社区,提起村党支部书记、山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薛胜涛,大家都是交口称赞。他任村党支部书记两年多时间中,一大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得以落实,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沉下心,俯下身,寻找致富门路,发展产业,使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艰苦的农村工作环境中,薛胜涛也练就了一身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本领。

西藏堆琼山上的测雨优秀雷达兵
薛胜涛,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山阳县十里铺街办高一社区人,现任十里铺街办高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山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他198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9年12月时值风华正茂的他,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应征入伍,成为成都军区空军驻藏部队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土,而且一干就是16年。

在部队的16年,正是薛胜涛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他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以一个常人难以做到的勇气,坚守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堆琼山成都空军气象台测雨雷达站。雷达站地处冈底斯山脉和雅鲁藏布江的风口,这里常年大风达到8、9级,时常鼻孔里都会抠出黑黑的泥沙,加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各种高原疾病侵蚀着他的身体。16年的每一天,几乎是同一天,枯燥、寂寞、寒冷、缺氧!当初稚嫩的脸庞已被高原紫外线和肆虐的风沙刻上了道道痕迹。经常有朋友问及薛胜涛,你当兵苦不苦啊,而且一干就是这么多年。他总是微笑着回答,我是一名军人,军人心中就应该始终装着责任和使命,要对国家、对党、对人民忠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9年9月6日清晨3点,正担负某新型歼击机保障任务的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妻子临产,婴儿过大,需要通过手术剖腹产,而且小孩有生命危险,需要家属马上签字”,他伫立在营房的窗前,通过电话对医生说:“我在西藏当兵。叫我妈签吧......”放下电话,心里只剩下愧疚。经过漫长而煎熬的等待,孩子终于降生了,听到喜讯,他不顾风沙吹袭,跑到雷达天线处,望着家的方向,任凭狂风吹落满眼的泪水。是啊,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了当代的中国军人。16年来在场站保障新型战机跨昼夜飞行、国产新型战机高原验证性试飞、某重大陆空联合演习军民航机上百万架次安全飞行,气象台测雨雷达站出色完成了数百项重大任务,都浸刻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也正是像他这样的无数军人,在寂寥而神圣的岗位上才换来了祖国西部一角的安宁与和平。

16年的军营生活,从新兵开始,薛胜涛就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过硬的军事素质,优良的工作作风,严守铁的纪律,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肯定,2001年转为一级士官,成为兵头将尾。他在训练中严以律己,认真负责,关爱战友。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由于表现出色,2003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由一名战士成长为班长、事务长、测雨雷达站站长、四级军士长,一步一个脚印。七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被军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四次三等功,部队嘉奖十余次。接受中央七台军事频道采访一次,中国空军报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薛胜涛舍不得身边的战友,舍不得他生活了16年的军营。拿他的话说,部队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但是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2015年12月他光荣退伍,离开军营回到了家乡。

薛胜涛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更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是解放军这所大学给了他铸炼成钢的机会,成就了他的军旅生涯。16年,在人生的长河中虽构不成全部,但却铸就了他人生的一段辉煌历程,也成为一段永远难忘的回忆。
生命的持久光辉在于纯粹的青春继续
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中国】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重印感言》。

退伍怎样才能做到不褪色?这是薛胜涛对自己经常进行的拷问。虽然自己退伍了,但思想、精神决不能落伍!他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和担当,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乐于助人,关心老人,帮助邻里,凡社区内有捐款、捐物的活动每次他都积极参加,为社会奉献自己一份爱心。他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党章,学习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定期向所在社区党支部提交思想汇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在生活、工作之余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勤奋学习、工作,嬴得了地方领导和社区群众的高度赞扬。2016年5月,在山阳县召开的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有幸被推选为山阳县人大代表。

薛胜涛时常告诫自己:“是共产党员,心里就得装着群众,密切党群鱼水关系;是人大代表,就要时刻代表群众愿望呼声,贴近群众生活,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架起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就要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带领群众致富,让群众从你身边看到希望”。
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好书记

2018年4月,在社区支部换届时,由于薛胜涛突出的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的热情,当选为高一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社区发展的带头人,他继续发扬在部队形成的优良作风,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很快配齐了社区“三委会”班子,迅速投身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他在思想和行动上与街办党工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在支部书记任职中,他心中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使命,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先后被评为扶贫先进个人。

高一社区位于山阳县城东5公里处,薛胜涛出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时,社区有建党立卡贫困户219户754人。他担任社区支部书记后,把组织和乡亲对自己的信任与期望,当成自己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任务来完成。经过认真调研后,他带领社区一班人,积极挖掘当地资源,从乡亲们出行的道路、长期困扰群众的饮水、用电、以及群众能稳定增收的民生项目等方面抓起。
沉下心,俯下身,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当选党支部书记的第二天,他就启动了进社区2.5公里主干道的柏油路铺设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当时修路缺少资金,他个人带头筹措垫资100多万元,并利用个人的人脉关系找来专业施工队伍,仅用一个星期时间,就将一条年久失修,到处坑洼不平,群众出行艰难的路修好。 社区干部群众见他真心为民办事,随后在他主张的其他工作中,支部一班人都积极发挥各自优势,筹钱出力,群众也全力支持。 现在高一社区实现了入户、入组水泥路全覆盖。

2018年6月,针对1到6组600多户群众用电电线老化、电压不稳,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薛胜涛带领社区一班人,积极到有关部门报项目争取资金,终于在8个月后全面解决了这六个组群众用电难问题。过去全社区3000多人饮水,一直靠社区上边的水库供应,遇上大旱或洪水期,群众吃水就成了令人头痛的事。为此,他多方争取资金20多万元,对原来的自来水设施进行修缮,并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最后争取资金70多万元,修建了两个大蓄水池,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他还针对家庭为1至2人的贫困户居住分散,获取致富信息慢,难管理的实际,同支部一班人经过反复研究,创新提出了建立集体住宅,实行统一安置,统一管理的方案,最终得到十里铺街办的支持。2019年7月社区完成18户1至2人的贫困户集中住房建设,目前这些贫困户已全部入住。在高一社区的带动下,现在十里铺街办已有4个村也逐步实行对分散的1至2人贫困户进行集中建房,有40户已完成集中安置。

在解决了群众最要紧的出行、用电、吃水难题后,薛胜涛又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上。目前他已与陕西原德新时代置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移民原有的旧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发展以中药材为特色的康养民宿新村,让高一社区融入全域乡村旅游和养生基地之中。同时开始策划高一社区工厂、中药材种植。“我想再用三、五年时间,将高一社区的人均收入由2018年的9854元翻上一番。”薛胜涛信心百倍的说。让全社区贫困户早日脱贫,让全社区人都过上有尊严,美满幸福的生活是他的最大梦想。
薛胜涛,一个农村娃,在部队历练16年,入了党,并从班长成长为事务长、测雨雷达站站长、四级军士长,多次荣立三等功,20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受到部队嘉奖,《中国空军报》中央七台军事频道先后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退伍后在村支部书记岗位,被选为山阳县人大代表,被评为扶贫先进个人。他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他虽然讲不出什么豪言壮语,但村民们都对他言听计从;他也没有什么惊天业绩,但老百姓都认为他是自己社区里勇于担当的好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