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吃的那顿自助餐
文/蒋怀文
2014年7月,我带学生去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交流访问,住在一个叫新伦敦的小镇上,和我同住的还有从重庆另外一所中学去的周姓带队老师。我的住家叫南苏里,是南康涅狄格州中学的校长助理,委内瑞拉移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30年。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和活动就在她们学校进行。在她们家住了一个星期以后,她说要带我们俩去吃自助餐,而且要去一个相当高档的地方吃,这可把我们乐坏了。自从来到美国,我们就没有吃过像样的一顿饭。每天早餐总是麦片加牛奶,而且牛奶还是冰的。中午在学校吃,主食是三明治,外加蔬菜沙拉和水果沙拉。晚饭是汉堡下啤酒。吃得人好想吐,看到这一日三餐的食物就发愁。当我问什么时候去时?她果断地说:明天中午就去!这让我好期待!晚上睡觉时都在盘算会吃些什么,每样东西吃多少,该喝什么牌子的啤酒,要不要给服务生小费,给多少等等。在期待和纠结中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起来已经8点过,洗漱完了就去厨房逛了一圈。咦,怎么没有南苏里忙碌的身影?平常这个时候她都是在厨房里准备早餐的呀!我觉得好纳闷!我悻悻地走回自己的房间,只见南苏里的房门紧闭着。心想她一定在睡懒觉!我们的到来打断了她的生活节奏,而且学生的事情一大堆,她肯定累坏了。是该好好休息、调整一下的时候了。我无所事事地回到自己的卧室,把前一天的照片传到了自己的QQ空间,然后开始看书。到了9点半,南苏里仍然没有动静,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起来。我去厨房倒了一杯水喝,肚子似乎没有那么饿了。看屋外的天气很好,我决定出去走走。出门只见浅浅的阳光洒满大地,树木葱茏,绿草如茵,鲜花艳艳,鸟啼婉转,空气清新。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别墅被浓密的树叶盖了个严严实实,只露出一角或者一小块墙壁。公路上几乎见不到车辆经过,但骑车的人很多,跑步的人也不少。他们看我背着单反相机,又是黄色皮肤,想必是来这儿做客的,就迎上来热情地与我打招呼,然后又朝着自己的目标奔去。边跑、边骑还边向我挥手。这让我心情大好,肚子一点儿也不觉得饿了。逛了一圈回去,快到11点了。南苏里也已经起床,做好了去吃自助餐的准备。见我回来了,她很高兴,说可以出发了。我们四个人就开车直奔那家餐厅。(和我们同去的还有南苏里的先生)
在车上,南苏里对我们说:“我们今天去的这家自助餐厅是印第安人开的,离这里有30分钟的车程。里面很大,可以容纳上百人同时用餐;菜品很丰富,有几十上百种菜,随便挑,随便选,随便吃。关键是价格很公道,每个人只需要19.9美元,我买单!”为了让大家多吃点儿,吃开心一点儿,她故意不让我们吃早饭的。(这个想法与我们在国内吃自助餐时的想法好相似,我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到了以后,南苏里去买就餐券,我们就排队等着入场(他们12点准时开门营业),前面已经排了二三十人。排队的人都很绅士,安安静静地排着队,轻言细语地说着话。饿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看着里面摆着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我们的口水直流,好想马上坐下来大快朵颐。12点一刻,我们终于入场了。找了一个靠里面安静的大桌子坐下,然后各自去取自己喜欢的菜。我们有的拿牛排,有的端罗宋浓汤,有的取烤肉串、三文鱼,还有的拈各种糕点,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了满各种美食,相当诱人。前20分钟,桌子上都鸦雀无声,大家埋头苦干着......当肚子里有点货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还是应该喝瓶啤酒嘛!既然等了这么久、饿了这么久才吃到的自助餐,应该有酒相伴才行啊。还有就是有那么多好菜可以下酒!于是我走到前台(大厅里面是没有服务生的)给工作人员说,我想要瓶啤酒喝。他答曰:啤酒是要另外收费的,每瓶5美元。啊!这么贵?我有点犹豫了,吃一顿自助餐才19.9美元,一瓶酒却要5美元,这也贵得有点儿离谱了嘛!不过我又一想,没有酒的自助餐一定是索然无味的。我还是忍疼买了四瓶。有了酒助兴的午餐是大不一样的,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一改刚才的沉闷氛围。大家高高兴兴地吃着,愉愉快快地谈着,尽尽兴兴地喝着。
因为我是第一次在美国吃自助餐,所以很好奇别人是怎么取菜的,怎么吃菜喝酒的。取菜时,他们每一样只取一丁点儿,每种菜不管好吃不好吃都要尝一点儿,吃完了再去取。舀汤时一次基本上只舀半碗。与我们一样,饮料是要喝的。吃完的时候,碗是干净的,盘子里是没有东西的,饮料也是一滴不剩的。吃完了桌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杯盘刀叉都收拾好,放到该放的地方。这让我惊讶不已!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来了个光盘行动,把拿的菜吃光,把舀的汤喝尽,酒、饮料也喝个底朝天。吃饭的时候,南苏里说,他们也是偶尔出来吃吃自助餐。在她看来,19.9美元的价格还是偏贵的。这让我很是吃惊,因为在中国,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吃一顿好的自助餐大概需要花200块甚至更多(折合成美元在30多,2014年的汇率在6.30元左右)。他们常去的一个地方,是中国人开的自助餐厅,菜品有30余种,每个人只需要支付6.9美元另加10%的小费。我当时在想,在中国,可能没有四五十块钱的自助餐卖的。如果是这个价格,老板一定会亏得一塌糊涂。
吃完了,一个个肚子很撑,以至于坐车的时候腰杆都必须得伸直。那天晚上,我们所有的人都没有吃晚饭,睡觉前肚子也不觉得饿!在美国吃的那顿自助餐,吃得很舒服不说,还得到了吃饭之外的一些启示,甚至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因此印象特别深刻,吃饭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
蒋怀文,男,1970年生,中学英语教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些豆腐干文章,翻译点英语小故事。作品散见于《重庆晚报》、《青年文摘》、《青年博览》、《当代先锋文学》等报刊、杂志、微信平台。现为《当代先锋文学》驻站作家。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晓渡(安徽诗歌主编)
马俊华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散文编辑:郭凤祥
现代诗歌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诗歌编辑:刘昌斌
古诗词主编:黄青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