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音频小说连播《黄河岸边的孩子》安群诵读第二章(二) 巴彦高勒镇,黄河中部的一个极不起眼的地方。
它有许多的名字:三盛公,巴彦高勒镇,磴口县,巴彦淖尔盟。火车上,坐在我的对面,正好是在三盛公黄河工程处工作的一个年轻工人师傅。我们聊起天来,他人很和气,拿出一大把瓜子,还有红枣请我吃。师傅笑着说:“三盛公,我在那里工作了两年,真是个乡不乡城不城的地方。大家都这么评价,‘是城不像城,种田又做工,蔬菜街里种,到处是羊群’。还有个顺口溜叫‘一条马路一座楼,坑坑洼洼不到头,公园里面没有猴,刮风黄沙埋了楼。’”虽然说的是笑话,可仔细琢磨起来还真有些恐怖。“怎么,走亲戚?”“上学。”他惊讶地说:“哪里不能去,怎么选择了这样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我觉得他说话太绝对了,简直就是一盆凉水泼了上来,把我心里那团希望的火苗差点一下子就浇灭了。所以话到嘴边想都没想就回了一句:“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靠近黄河的都是好地方。”年轻师傅不说话了,可能我是太年轻了,话说的太幼稚了,也表明了我们之间的差距,一个现实一个理想,后来人家把脸扭过去看着窗外,一直到站也没和我再说一句话。
出了火车站,空气中充满了咸咸的尘土味道,马车驴车和几辆公共汽车掀起了漫天的黄土,顿时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朦胧中有人举着红色的横幅,在迎接新来的学生。陆陆续续就有很多的学生围上来,大家兴奋地坐在拉满行李的汽车上,高兴地相互攀谈,而我却受了那个师傅的影响,两只手紧紧地抓住行李上的绑带,来回看着车下,提心吊胆地坐在车厢的角落里。
汽车开过了巴彦高勒新区,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驶向老磴口县。远处看到一个红砖墙的大院子,“快看,学校,学校。”新学员们激动地喊着。汽车径直开到了大礼堂的前面,大家跳下车,扑打着身上厚厚的尘土。有人在叫我的名字:“你是xx同学吗?”我惊讶地看着他:“是我,您···是怎么知道的?”旁边有人介绍说:“这是学校的副教导主任,所有新生的照片他都看过,有些人自然就记住了。”这位教导主任的记忆力和口才在学校里是最好的,同学和老师们都佩服到奇怪的地步。多少年后,我又见到那位老师,他已经八十一岁了,对当年的事和眼前的我全然分辨不清,每每想起他来,不由得唏嘘不已。(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