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的腊月人
段广亭(甘肃)
☞♬ ♬ ♬ ♥♬ ♬ ♬ ☜
腊月八一过,民间都说人们在腊月糊涂了!天寒地冻三九无情,又不是酷夏三伏天,能糊涂吗?这种说法我曾多少次怀疑过,但事实证明还真的使人糊涂了!
七年前的腊月八过后,在十二那天我就买了一百二十元钱的烟花爆竹拿回了家,准备过年好好放的响一响,看红火热闹。那天妻子说了我几句:花那么多钱买花炮,你糊涂了吗?这些钱不能买点实惠的吗?我冷静一想:对呀!花钱冒烟听响声,图啥?此时想起在街道遇见一位打工回来的熟人,扑到买肉摊子前,买了半块生猪。卖肉的生意人笑着说;“你买半块猪肉,没猪头呀!我送你两个猪蹄,你把猪头买上吧,这样就成了全猪,也大气呀!"他买了,显得很有钱。半个生猪肉抬的放到电动车上,卖肉人还对别人夸:“你看人家多大气,买肉一下就买半个猪!小气人买几斤,过年就图个享受,苦出力为多吃,几斤肉还不够塞牙缝!"这一说,其他人买猪肉还真有点难为情了。市场如此方便,一下买半条猪肉花上千把块,吃得了吗?有工作的,打工的,在家种地的,但凡进入腊月过了腊八,为过年筹备都是人人心里糊涂了。

在集市,在超市,瞧瞧,人人看中啥就扑上去大把大把花钱买上了,鸡呀,鹅呀,牛肉,羊肉,猪肉,豆腐,粉条,花生,海带,鱼类……只要市场有的,都买,抢买,也不讨价还价,口袋掏出的都是红颜色纸币,富有的很。有位朋友卖羊肉,他对我说:“这腊月八一过,人狂了,糊涂了,花钱不惜钱。我一集卖八九只羊,以往一集卖不完一只羊的肉!”有一位朋友种了一亩菠菜,他在腊月初铲的把菠菜收起来存放着,腊八一过拉到市场去卖,一斤两元钱,抢的买!一亩地菠菜几天销售完,收入一千多元,好利润啊!有一个固原的回民兄弟,也不知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回民,年年腊八一过就窜乡跟集卖熟牛肉,喊着“正宗宁夏回民牛肉!"一斤四十元,被围在市场水泄不通。他与我相识十年了,就亳无戒备说;“都是渣子肉加工一下,一斤买四十,攒多了,二十元卖了也不亏。我曾向他要买上好的牛肉,他给我拿出一块好品质牛肉,说一斤给三十五元就行了。
我的一个同学开商店,每年到十一月就筹资进大货,烟酒,糖果,干果和各类副食品,连白纸黄纸和香,所有百货都调配齐全,批发回这些东西他要抛出三万多元,我曾问他:“不怕亏了吗?”他说:“腊月正月不压货,利大。以往一瓶一般十几块二十几块钱的酒,腊月卖五六十元没问题,一斤白糖卖四块半也抢手,不到一月时间抖落完,净收入四五万元,比一年开门守客好的多。”我也曾联系给他的商店批发过黄酒,五斤装的黄酒一罐批发价十五元,销售价成了三十五元,五十罐在年三十前早已卖完,他后悔当时要批发二百罐就攒多了……腊月,这腊月八一过人人看来都被腊八粥吃糊涂了!
成衣,五金家电,车辆家俱……好象很多很多商品一到腊月都显金贵至尊,都丑女不愁没婆家。按照传统的春节习惯,大把花钱,豪爽消费成了比武式的习俗,感到有点不对劲!
过去的腊月至春节,工人正常上班,农民早出晚归生产劳动,年夜饭简单却气氛热烈。虽然条件有差别,却有人情味和亲情味。一家有肉,几乎家家尝鲜,互相馈赠。现在物质富裕,腊月年前的消费比富比阔,有种东风压倒西风之势,豪费令人吃惊,却没有人情味。在家里,就是餐桌丰富,山珍海味,也吃不出亲情味。电视节目和手机与命交融,谈经历听老人之言似乎冰封南极。此乃闲言,与本文无关,还是唠叨几句。但腊月人人之糊涂,糊涂到消费的特大浪费,有些消费都成了怪态。有些人辛苦打工一年,回家后脑热疯狂,豪花豪显,终其节后农资购买没保障,出门没车费,给老人孩子留几个备用钱也成了困难……这一糊涂,此一张狂,有何之益?厉行节约,俭朴生活,这是美德,也是治家生活传统,还须张扬!
腊月,别糊涂。腊月的人,别糊涂!细水长流精打细算过个简单充实的年多好!
作者简历: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村和乡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先后在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5000多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现因病蜗居在家。
